第222章 逆反:利益與情感的糾葛(第1/2 頁)
在歲月的長河中,親情本應是那堅不可摧的磐石,承載著溫暖與依靠。然而,現實卻常常如同一把無情的刻刀,在這塊磐石上刻畫出一道道裂痕,讓原本血濃於水的兄弟姐妹之情在利益的漩渦中變得搖搖欲墜。
遠在他鄉的大哥一家,對故鄉有著深深的眷戀,每至年關,歸心似箭。大哥在城市裡打拼多年,雖然有了穩定的工作,但生活的壓力也如影隨形。他有兩個孩子,一家四口的生活開銷本就不小,加上近年來經濟形勢的變化,每一筆錢都得精打細算。這次過年回老家,對他而言,既是期待,也是一種經濟上的挑戰。
光是路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火車票難搶不說,飛機票價格又居高不下,考慮到孩子還小,長途跋涉需要舒適一些的出行方式,大哥咬咬牙決定買機票。這一決定,就讓他的錢包瞬間癟了下去。住宿也是個大問題,老家的房子不大,多年無人居住,早已破舊不堪,根本無法容納大哥一家。住酒店吧,春節期間價格飛漲,而且一住就是好幾天,這對大哥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餐飲同樣不能馬虎,過年回家總不能讓家人餓著,走親訪友、家庭聚餐,每一頓飯都得花錢。還有禮品,給父母、給親戚的禮品不能太寒酸,這是大哥一直堅守的原則,畢竟在外多年,不能失了面子,可這又意味著一筆不小的支出。
在家的姐弟三人,各自有著自己的生活困境。大姐在當地的一家小工廠上班,工資微薄,還要供孩子上學。工廠效益不好的時候,連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生活過得緊巴巴的。二姐情況更糟糕,丈夫生病臥床多年,她既要照顧丈夫,又要掙錢養家,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可還是入不敷出。只有弟弟稍好一點,在縣城開了個小店,勉強維持生計,但也有房貸要還,經濟壓力也不小。
當大哥提出要回老家過年的訊息傳來時,姐弟三人的心裡都“咯噔”一下。大姐默默地算了算自己的存款,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滿是抱怨:“大哥在外面這麼多年,怎麼就不想想我們的難處呢?他在大城市裡風光,可我們還在為一日三餐發愁,這回家一趟,什麼路費、住宿、餐飲、禮品的,哪樣不要錢?他怎麼就覺得我們能負擔得起呢?”二姐眼中閃過一絲苦澀和埋怨:“大哥也真是的,他要回來團圓,可我們哪有這個能力幫他分擔啊?我這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丈夫還躺著等錢治病呢,他怎麼就不考慮考慮我們呢?”弟弟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也在嘀咕:“大哥是大哥,可我也有我的難處啊,這小店生意不好做,房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他怎麼能把這些費用問題丟給我們呢?”
在家庭的微信群裡,大哥首先發了訊息,委婉地提到了這次回來的費用問題,希望大家能一起商量商量。訊息一出,群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過了許久,大姐才回了一句:“大哥,我們也不容易啊。”二姐緊接著說:“是啊,我現在都快揭不開鍋了。”弟弟沒有說話,但他知道,這場討論不會輕鬆。
這種因利益產生的矛盾,就像一顆種子,在他們心間種下,並且迅速生根發芽。他們開始互相埋怨,大姐覺得大哥在外面過得好,不應該讓他們來承擔這些費用,二姐也附和著,弟弟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也有些不滿。大哥則覺得委屈,他認為自己多年未歸,這次回來是為了團圓,而且自己也有難處,大家應該相互理解。
這讓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和哥哥的紛爭,那時候的我們,天真無邪卻又自私狹隘。吃飯的時候,餐桌上的飯菜雖然簡單,但每一道都是我們爭奪的目標。那時候,一塊紅燒肉就是我們眼中的珍寶。我和哥哥常常會因為誰能多吃一塊而爭吵不休,甚至會大打出手。母親總是在一旁無奈地嘆氣,試圖勸和我們,但我們誰也不肯讓步。穿衣方面也是如此,新衣服總是不夠分,每當有新衣服買回來,我們都會爭搶,都希望自己能穿上那件最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