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老師的逆反:一週工作的得與失(第1/2 頁)
在教育工作的軌道上,一週的時光如同一列疾馳而過的列車,呼嘯著捲起無數繁雜事務的塵埃。從市安全檢查、食堂檢查,到月考的緊張籌備與執行,消防與用電安全的排查,食堂人員的培訓工作,再到日常的聽課、晨讀檢查以及值班任務,這一系列工作如同緊密咬合的齒輪,推動著學校這臺龐大機器的運轉。而在這忙碌漩渦的間隙,還得抓緊時間授課、批改作業,時間被切割成無數瑣碎的片段,身心在連軸轉中逐漸疲憊不堪。
週一清晨,陽光還未完全驅散晨霧,我便匆匆踏入校園。市安全檢查的通知如同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整個校園都瀰漫著緊張的氣氛。我先來到學校的各個角落,檢查消防設施是否完備,滅火器的指標是否在正常範圍,消防栓的水帶是否完好無損。每一個細節都不敢放過,彷彿我手中握著的不是檢查記錄單,而是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與此同時,還要安排人員對校園的用電安全進行排查,老舊的電線是否有破損,插座是否有過載現象,教室裡的電器裝置是否正常執行。在檢查的過程中,手機鈴聲此起彼伏,一邊是檢查人員的詢問,一邊是同事關於課程安排的溝通,大腦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計算機,努力處理著各種資訊。
緊接著,市食堂檢查也接踵而至。我與食堂管理人員一同穿梭在食堂的各個區域,檢查食材的儲存是否規範,新鮮蔬菜是否分類存放,肉類是否有合格的檢疫證明。廚房的衛生狀況更是檢查的重點,灶臺是否乾淨整潔,餐具的清洗消毒流程是否嚴格執行。看著食堂工作人員忙碌而緊張的身影,我深知他們的壓力也不小,只能在檢查的同時,儘量給予一些指導和安慰。
而月考的籌備工作也不能有絲毫懈怠。與各科備課組長商討考試範圍、題型設定,安排考試時間和考場,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在忙碌這些事務的間隙,還得抽空去教室裡聽課,坐在教室的後排,一邊關注著老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反應,一邊在聽課筆記上記錄著自己的思考和建議。聽完課,又要馬不停蹄地去檢查晨讀情況,看著學生們朗朗書聲的畫面,心中既欣慰又疲憊,欣慰於他們的勤奮努力,疲憊於自己似乎永不停歇的腳步。
夜晚,當整個城市漸漸陷入沉睡,我還坐在辦公桌前,批改著學生們的作業。作業本上的每一個字都像是學生們的傾訴,我認真地閱讀著,批註著,儘管眼睛已經開始酸澀,脖子也僵硬得難受,但手中的筆卻未曾停下。
就這樣,在忙碌中度過了一週的前幾天。週四的時候,又組織了食堂工作人員的培訓,向他們強調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新的衛生標準和操作規範。培訓過程中,還要解答他們的各種疑問,處理一些實際操作中遇到的難題。
週五,本以為能在忙碌的尾聲稍作喘息,卻迎來了檢查反饋的暴擊。領導嚴肅的批評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直直地刺向緊繃的神經。在會議室裡,領導的聲音在安靜的空間裡迴盪,每一個批評的字眼都像是一顆重磅炸彈,炸得我頭暈目眩。那些指出的問題,有些是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有些是在忙碌中確實疏忽的細節,但在那一刻,所有的解釋都顯得蒼白無力。我坐在那裡,雙手緊緊地攥著衣角,內心的委屈、疲憊和壓力如同火山噴發前的岩漿,在心底不斷翻滾。當領導的批評越來越嚴厲時,壓抑許久的情緒如同決堤的洪水,衝破了理智的堤壩,我竟與領導頂撞了起來。這一瞬間的衝動,如同平靜海面下隱藏已久的暗湧突然爆發,讓自己都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在情緒稍稍平復之後,不禁聯想到那些在學習生活中偶爾表現出逆反情緒的孩子們。他們是不是也像此刻的我一樣,在重重壓力與批評之下,內心的委屈與不滿積攢到了一定程度,才無奈地選擇以逆反來表達自己的心聲?我們總是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去要求他們,期望他們能毫無怨言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