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海外殖民 絕世美顏(第1/4 頁)
“此次剿賊雖未盡全功,勝在速戰速決,憑的打出了官軍的赫赫威名,以後招撫賊軍就要容易的多,王節制居功至偉也。”楊鶴笑道。
“楊大人認為招撫有用嗎?”王樸問道。
“你要說什麼,直說。”楊鶴頓時不悅道。
“卑職聽說過一個故事,山裡的老虎若從來沒吃過人,便會怕人,見了人會躲,可一旦老虎吃過了人,就知道這種兩條腿的猿猴可以吃,從此會常跑下山去吃人。老百姓一旦造過反,嚐到了甜頭,那他們就回不去了。”
“王節制是在勸老夫殺降嗎?”楊鶴眯眼問道。
“不,那樣做賊軍會越來越難剿滅,我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辦法就只有海外殖民,把這些嘗過血腥的刁民送到海外去。”
“這個法子是你自己想出來,還是別人給你的主意。”楊鶴不愧是大明的柱國重臣,略一沉吟就領悟海外殖民這四個字的大致含義。
“那這算餿主意呢還是好主意。”王樸不作回答,反問道。
“與國這是好主意,與你卻是餿主意。”楊鶴嘆了口氣,接著說道:“關鍵在於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你這個海外殖民策要斷很多人的財路,那你就是全天下權貴們的殺父仇人。故而若是有人給你出了這個主意,那人要害你,你以後要提防他,若是你自己的主意,那你就不止是個武將,一介武夫絕難有這等見識。”
.“這一策本是好的,可惜。”王樸嘆息不已,其實要想拯救大明只需要四個字而已,不止能平息亂世,還能中興有望,這四個字說穿了一文不值,凡田必稅,大明的田畝數自洪武開國算起就逐年增多,為何朝廷能收上來的賦稅卻逐年益減,原因不過就是不需納糧計程車大夫侵佔田畝數量越來越多而已,只要凡田必稅,朝廷就有足夠糧食養一支龐大軍隊,建奴終究人數有限,早晚必敗。有足夠糧食賑濟災民,百姓也就不會造反,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但就是因為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沒人敢向皇帝進言這區區四字,王樸自己也不敢,因為做天下所有士大夫的殺父仇人可不是開玩笑的。當年張居正僅僅推行了考勤法,逼著士人按時上班,死後就殃禍家人,遭到了報復。王樸就算不怕死,也要為自己的子孫後代想想,不能給他們惹來滅門之禍。
見無法說服楊鶴,王樸只好一臉落寞的離開。在總制行轅的大門口,停了一臺轎子,見王樸出來,有一個宦官便上前作揖道:“敢問是雁門關遊擊,神甲營節制王樸將軍嗎。”
“在下就是。”王樸回道。
“鄙人乃秦王府回事太監,奉王爺令在此等候,請王節制移步秦王府。”
就在王樸點了點頭,準備坐上秦王府的轎子時,身後的總制行轅內。
“東翁不妨再仔細想想,王樸的海外殖民策未必不可行,或許還是唯一能解東翁困局的良策也未可知啊。”項斌苦口婆心的進言道。
“那是一個年輕人的異想天開,豈可當真。蒲婷兄也該知道,要想推行海外殖民策,就必然要解除海禁,重新疏通航路,東林黨背後就是海商,他們必會千方百計阻撓,我一個人實在弄不過,這還是其一,此外更有,這一策至少要耗費國帑兩三百萬兩白銀,朝廷如今哪裡拿的出來。哎,更別提二十年後方能初見成效,我觀察聖上是個急性子,必然等不及,與其到時候半途而廢,空耗國帑,還不如將此策爛在肚裡罷了。”楊鶴不以為然的否決道。
“給王樸一個水軍的編制,讓他私下裡偷偷摸摸的做了,豈不兩全其美。”
“荒謬,王樸是什麼人,初生牛犢,天不怕地不怕,他能幹就敢幹,捅了簍子出來我兜不住。要是王樸帶著水軍去攻打朝鮮,安南怎麼辦。”
“給他十萬兩銀子,其他讓他自己想法子,到時候出了事,也怪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