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2 頁)
在艾哈邁德&iddot;賈比爾時代,科威特由依靠採珠、制帆船為生的落後貧窮
的國家,變成一個生氣勃勃的享受著現代文明的國家。
科威特從1946 年向國外輸出第一桶原油起,全境已發現7 個大油田。它
們是:布林甘、馬格瓦、勞扎塔因、蘇比亞、艾哈邁迪、米納基什和烏姆&iddot;古
德爾油田。其中布林甘油田聞名遐邇,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其蘊藏量
達766 億噸,佔科威特全國儲存量的4/5 。
石油是科威特的經濟命脈,石油收入佔其財政總收入的90 %以上。1980
年,石油產量為6676 萬噸,到80 年代後期,產量一直維持在5500 萬噸上下。
這是由於進入80 年代後,世界石油市場急劇動盪,受石油價格暴跌和兩伊戰
爭影響的緣故。科威特原油產量1972 年達到高峰,日產曾達330 萬桶。
近年來,科威特還發現至少有3 個特大型含油構造層。不僅蘊藏量豐富,
而且油層埋藏深度淺(一般為1500 米)。如開發,油田基建時間短,投資費
用低,油田距海口平均只有46 公里,陸上運輸距離短,費用少。
科威特同外國石油公司簽訂的第一個關於開採石油的協議規定,每開採
1 噸原油只需向科威特政府交納90 美分的稅金。為此,外國石油公司竟相到
那裡開採、投資。從戰後至1972 年間,英美&ldo;科威特石油公司&rdo;壟斷著科威
特全部原油生產。據不完全統計,1946 年至1972 年,該石油公司總共開採
原油19 億噸;從1946 年到1968 年的22 年間,就攫取利潤達88 億美元。
從1973 年起,科威特政府在同外國石油公司的鬥爭中,毅然採取了一系
列石油國有化措施。1975 年3 月接管了最大的外國石油公司‐‐&ldo;科威特石
油公司&rdo;的所有股份。
科威特政府為了發展民族經濟,實現工業多樣化,重視提高煉油能力。
目前,科威特日煉油能力為70 萬桶。它耗資40 億美元改建和擴建了艾哈邁
迪煉油廠和阿卜杜拉港煉油廠的煉油裝置。至1988 年,這兩個煉油廠加上舒
艾巴煉油廠,煉油能力達2148 億桶,即日煉油能力為588 萬桶。科威特煉
油產品的10 %供本國使用,其餘全部出口。
科威特的天然氣資源也較為豐富,儲量估計為12800 億立方米。天然氣
利用率不斷提高,1964 年的利用率僅為18 %,其餘的都白白燒掉了。1970
年以後,利用率提高到33 %。1979 年科威特建立了中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氣液
化廠,日產量達197 萬桶。
石油收入是科威特國民收入的主要來源。1987 年,石油收入達1726 億
科威特第納爾(1 科威特第納爾等於365 美元),佔整個國民收入的872
%。1988 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97 億美元。
70 年代後期是科威特經濟發展較快的年代。由於石油多次大幅度提價
(油價1973 年為每桶25 美元,1974 年上升為11 美元),科威特石油收入
猛增,從而使它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1981 年人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