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你可知罪(第2/3 頁)
胡影風在一旁聽到“反清思想”這幾個字,心想不好,這樣的罪名一旦被直隸總督認定,怕是那封密信就算到不了太后的手上,保民團也難逃此劫了!
孫奇的感覺與胡影風差不多,心中便不禁為保民團擔憂起來,如果是他們殺了太后的侄子,然後又把查案的孫望殺了,那可就真的闖下大禍了……但是,聽剛才那些話,他們似乎與李定國關係很好,談起孫望和李定國這兩個人來,誰不知道那李定國是個忠勇之人,南明的大英雄,而天下人都知道,那孫望打壓義兄弟,排斥異己,在軍中很不得人心,走投無路之下,只得投降大清,出賣了李定國的軍事計劃,導致南明軍節節敗退,在李定國面前,這孫望就是個小人!相信,就算是大清皇帝,也會在心中對李將軍更高看幾分,這保民團的,是否真的暗中培養探子尚且不管,但他們為李將軍報仇,想要暗殺孫望,絕對是有可能的!所以,保民團為何要殺孫望?是否與他們有反清思想,應該沒有多大關係,但現在總督大人在此,如果真的認定他們有反清思想,那就糟糕了!
想罷,孫奇便朝總督望去。奇怪的是,直隸總督的臉上依然風平浪靜,看不到一丁點兒的波瀾。
其實總督大人此刻比誰都著急,他在心中暗想,嗯,現在我基本明白你們的來意了!這個義王查案,認定是保民團的殺了太后的侄子,但他沒有抓住保民團的人,於是就寫了一封密函給太后,讓人火速送往宮中,但是送信的人半路遇到有人追擊,於是便來投奔我,想讓我幫著送信,而追擊的人也跟著來了,遇到了我,想讓我幫他們截住這封信,不讓它落到太后手上!……那麼如此一來,參將身邊的這個人,應該就是保民團的了,不然也不至於追這麼急,他之所以現在說出義王死的訊息,無非是提醒我,這件事,義王已經沒法管了,而那封信也可以不用送去宮裡了,但是,王布衣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如果義王真的死了,說明那匹馬,的確有可能是王布衣借給他的,也就是說,王布衣是站在保民團這邊的,或者,也有可能,王布衣,被保民團的挾持了?但又不像,要真的被挾持了,又為何還要寫信給這位孫奇先生?能寫信給孫奇,也能寫信給宮裡的大臣啊,這說明,王布衣並沒有被挾持,而且,他現在應該是支援奪回密函的!只是,義王真的死了嗎?如果他躲在哪個地方,有一天,突然出現在太后身邊,那王布衣豈不是要遭殃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思來想去,總督突然就用銳利的眼神瞪著黃大仙和胡影風,呵斥道,
“參將,你可知罪?”
胡影風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整懵了,他畢竟不是官場中人,也從未見過總督這番凌厲的眼神,但黃大仙就不同了,他立刻氣憤地道,
“我兄弟幫你查案,還說過,到了京城就給你兒子介紹個神醫,你怎麼對他這麼兇?”
孫奇見勢不妙,心中已猜到三分,便替總督大人訓著這二人,
“你們說,在你們出發的那天,義王就死了,可是,一個大清的王爺死了,這麼多天過去了,為何沒見宮中傳來訊息?難道那王總兵準備知情不報,秘而不宣嗎?大清的王爺,身份是何等的尊貴,在外辦案,如果真如你們所言,墜下懸崖而亡,王總兵是一定會上報朝廷的!”
聽這一席話,胡影風和黃大仙頓時就傻眼了,對哦,他們把這一點搞忘記了,如果是道長在身邊,或許他們就不會犯這個錯誤了,但是,現在話已經說出去了,怎麼辦呢?如今既沒有解決問題,還把王總兵也連累了,現在,人家還要治我們的罪!這可咋整呢?黃大仙也在心中暗暗叫苦,我這是老糊塗了啊,我怎麼想起來跟這些當官的,直來直去呢?我應該給個暗示就好,現在可怎麼整?
“今日若不是我私下來這裡,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