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幕僚(為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2/5 頁)
說的時候。”
嚴云云則是看向了站在一旁始終不說話的陳宜中。
“永權,你如何看?”
陳宜中是在江心寺被俘虜,押解北上之後投降的。抵抗到了最後,卻又沒守住忠名,如今只在戶部任了個小官,每日都是鬱鬱寡歡的模樣。
嚴云云卻頗倚重他,常有關於江南錢糧經濟之事問他。
也曾有人私下提醒嚴云云,說是賈似道曾用陳宜中而遭反噬,可見陳宜中不足以信賴。只是嚴云云不聽,還反問了一句“江南之事不問他,問你可好?”
此時,陳宜中才走上前,仔細端詳了一會兒那些海圖,末了,肅揖道:“嚴相公,下官未能看出錯漏之處。”
“亡宋國庫收入,有三成來自海貿,你在宋廷官至宰執,豈有不知之理?”
陳宜中心中略感尷尬,他任宰執時,宋朝廷已是風雨飄搖,哪還有精力去管這些,還不是泉州市舶司交上來多少是多少。
但他只是略作沉吟,很快便從容解答了嚴云云的問題。
“朝廷不與商賈爭利,向來只管抽稅,便是臨安朝廷,懂海貿的官員也並不多。不過有一人,嚴相公或可去問他,賈似道當朝時諸事便多由他打理……”
“廖瑩中?”
“是。”
~~
長安,碑院。
宋元右二年,呂大忠把《開成石經》《石臺孝經》等碑石遷至長安府學之北墉,此地便有了碑院之稱。
如今碑院後方又修整出了一座藏書樓。
藏書樓中,正要整理古籍的廖瑩中手中拿著放大鏡,正在看一份拓本,一邊聽著嚴云云說話。
“好教嚴相公知道,這幾張海圖,我也是看不出對錯來。蒲壽庚此人我卻瞭解,他敢不據實以報,便是欺我們不瞭解那些蠻夷之地。”
“連你也不懂這些?”
廖瑩中反問道:“陛下真正的難處只怕不僅是在這些海圖吧?”
他稱得上當世數一數二的幕僚,官職雖然不高,但最擅長為重臣剖析局勢。故而一開口,嚴云云就點頭不已,不再板著臉。
“不錯,陛下欲興海事,滿朝上下卻找不到一個真正能擔事的海政大臣。”
“如何才算是能擔事的海政大臣?”
“大船從天下四海歸來時,運來大量金銀、銅鐵、木材、礦石,還有占城稻,以及更多更多東西。過去,市舶之利能支撐趙宋國用,而陛下的大業需要的更多。但,三年前才平江南時,陛下便從廣州市舶司派遣了一支船隊出海去尋找一些作物,至今卻無半點訊息,或是已沉沒了。彎路走了很多,進展卻很慢……”
廖瑩中道:“而商賈之事多言利,士大夫諱談。朝堂上怕是沒有哪位重臣能做到,或是反對此事,或是不通海事。陛下需要一個擅爭利、通海務,且手腕通天的重臣。”
“原本蒲壽庚會是一個不錯的人選,但其人毫無為國謀事之心。”嚴云云道:“蘇劉義久在軍中,整頓地方可以。”
“嚴相公一直為陛下打點錢穀,或可勝任?”
“沒別的人選了,但我是蜀人,不懂海政。”
廖瑩中似想到了什麼,微微張了張嘴,最後卻沒說話。
嚴云云卻見到了他的眼神,想了想,忽然略有所悟。
~~
長安城外,樊川。
此地在數百年前是長安城南勝景,有“小江南”之稱,杜甫、杜牧都曾在此長住。杜甫號樊川野老,杜牧號樊川居士,更有《樊川集》,可見此地風景頗受文人雅客喜愛。
廖瑩中隨天子到長安之後,不習慣關中風土,唯獨喜歡樊川這個小江南,將此處一座宅院作為居所。
但此地離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