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發展(第1/2 頁)
冬天的農村沒有了平常的熱鬧,除了一些在外割豬草的婦人小孩,一般不會有人願意在寒風中游蕩。
農曆臘月十五左右,李易兩姐弟被李衛民接了回來,因為學校放假了。
通往村裡的毛馬路前段時間被修整過,路上的坑坑窪窪都被填平,沒有了往常的顛簸。兩姐弟坐在外表看上去十分老舊,裡面其實一點也不新的吉普車裡對著試卷的答案。
這輛車是他師傅幫他特意定製的,內飾外裝都是特意往舊裡做的,讓人一看這是一輛經了三手的老車,十分適合他現在低調做人的原則。
一人講題目,一人說結果,最後兩人齊點頭,笑的開心,這次的全年級第二姐姐李娟拿穩了,至於第一,不用說也知道。
前段時間,李易找校長大人談了好久的心路歷程,然後校長拍板讓李易兩姐弟下學期轉到高二過渡一下,明年如果可以的話就高考,如果不行就再等一年。
所以這次他們是和高二的同學一塊考的,李易自已是不擔心,但他怕姐姐跟不上,畢竟高一下學期和高二上學期的教材,他只給姐姐教過一遍,小考倒考過幾次,成績還算理想。
“爸,現在村裡的發展怎麼樣”李易扒在副駕坐椅上問道,他這一個月都沒有回村裡,就算學校放假,他和姐姐都是在他們家鎮裡的房子學習,平常奶奶會守在這裡,時常會給兩姐弟燉點有營養的湯補身體,還有給兩人洗衣服鞋子什麼的。奶奶前兩天因為村裡有人辦席,她回家幫忙去了。
村子裡發展挺好的,這段時間蓋了三百多畝的大棚,比原計劃多了一百畝,菜也都種上了,最早的過年期間就能上市。村裡又開了好幾個工廠,你說的蔬菜深加工廠也開了起來。還有水果深加工廠,一個副食品廠都蓋好了廠房,機器也都在路上了,對了前段時間村裡擴建了白馬井,打到了一條地下河,水已經送省裡檢測過了,水質非常好,村裡在通自來水之後,還有很大的剩餘,於是就上馬了一個礦泉水廠,機器什麼的都裝好了,這兩天己經開始生產了。”
李衛民回頭看了看兒子,心裡的自豪感溢於言表,他的兒子十來歲就為村裡做好了未來二十年大方向的規劃,而村裡只是按規劃行進了兩三年,就讓村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按預計明年村子裡將解決一千人左右的就業問題,創造超十億的經濟價值。
“下一步,村裡將把鎮上到村裡的毛馬路都鋪上水泥,修路基金鎮裡和村裡各出一半,而村裡的那一半,村裡那幾個工廠已經確定捐助了,錢都打到了村裡的公用賬戶。施工隊已經在修路基了,有些地方需要加寬,有些地方則需要拉平拉直,路面設計寬度10米,雙向三米六單車道加一米四的腳踏車,行人道,”李衛民看了看路邊正在施工的工人笑道,”
“現在,有好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來了,還有幾個有實力的老闆合夥把這條路承包了下來,承包的價格都很低,會計老曾計算過如果按現在的工價和材料價格,這些老闆只能掙個香菸錢,昨天曾書記和白”村長還和他們說要不要給加點工錢,被他們拒絕了,他們說他們都是村裡走出去的,在外這十幾二十年的也沒說為家鄉建設出點力,而現在有這個機會了,沒有出錢就已經是不好意思了,現在能出力了自然不會去想掙村裡的錢。”
“是呀,現在還是有許多人還是很純粹的,雖然他們可能沒讀過很多書,但只要能建設好自己的家鄉,還是不遺餘力的。”李易點了點頭,然後摸出手機給他師傅打了個電話,在電話裡兩人聊了一會,說了一些事,然後約定了明年去首都的事情,電話還沒打完就已經到家了。
爺爺奶奶這會都坐在堂屋側牆邊的火箱裡烤火,爺爺手裡拿著針線在縫衣服,奶奶在旁邊納布鞋,爺爺奶奶這些年被李易調養的十分好,腿不麻了,手不晃了,連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