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第1/2 頁)
這時才有太監臺上例行公事般,大聲道:&ldo;諸臣有事早奏,無事散朝。&rdo;
此言未落,臺下早有人上前一步,手持象牙簡,鞠躬施禮後才道:&ldo;臣兵部尚書田吉有本要奏。&rdo;不等熹宗帝開口,魏忠賢卻道:&ldo;奏來。&rdo;群臣見魏忠賢如此卻無任何反應,就連坐在龍椅上的熹宗帝也好像理所當然般,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又靠在龍椅上小憩起來。
田吉聞言後,才道:&ldo;錦州趙率教總兵帳下游擊將軍吳三桂奉旨進宮見駕,已在外等候多時。&rdo;
熹宗帝依然是頭不抬眼不睜,魏忠賢卻在一旁道:&ldo;宣。&rdo;
臺上太監馬上高聲道:&ldo;宣,錦州遊擊將軍吳三桂進宮面聖!&rdo;隨後外面有太監依次向外傳去,一直傳到宮外輪值的小太監。小太監聽聞後,馬上跑到朝房中叫上吳三桂,讓其進宮面聖。
三桂聞旨,重新整了整朝服,方隨小太監走向宮門,每過一道宮門便會換上一名太監,直到被領到宮外,門外才有太監向內傳報導:&ldo;錦州遊擊將軍吳三桂奉旨面聖。&rdo;
魏忠賢這才道:&ldo;讓他進來吧。&rdo;而此時的熹宗帝卻早已靠在龍椅上睡著了,涎水流得老長,汙了一片龍袍。
吳三桂首次進入到這皇宮之中,說不緊張那是吹牛,這裡可是當今世上權利頂峰的象徵,雖說轉世前也曾到過北京天安門、故宮遊玩,可那時這些宮殿是死物,今日卻又不同,在這黎明前的黑暗中,這一座座巍峨的宮殿彷彿一隻只食人猛獸一般,盤踞在那裡,由不得三桂不心驚膽寒,他也知道,在這朝庭之上,若是一句話沒有答對,隨時都有可能腦袋搬家。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奉旨進宮(二)
三桂隨著小太監進到大殿之上,竟連頭都不敢抬,生怕衝撞了那位王公大臣,只是低頭看著腳前的一小塊地方。殿上幾百們大小官員也是鴉雀無聲,眼睛卻正隨著三桂一步步前移而轉動,他們對吳三桂這個名字早已如雷灌耳,都知道他是關外寧錦大捷的英雄,加上昨日剛剛入京,便有魏忠賢為其親舉宴會,為其接風,其面子到底有多大,簡直無法想像。只是眾人卻一直無緣一見,今日當然要瞧個他細。
可三桂卻一直低頭,讓眾人心生遺憾。三桂被小太監帶到殿前,三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行三跪九拜之禮,並高呼:&ldo;萬歲、萬歲、萬萬歲!&rdo;行完又是低頭匍匐於地,不敢抬頭。說到底,這吳三桂雖說經歷了轉世,也算是生在紅旗下,長在陽光裡的一代新青年,可這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封建思想卻很難徹底根除,見官心驚的小農思想在腦中根深地固。
別看三桂在關外天不怕、地不怕,連皇太極也敢勒索,多爾袞也敢收為小弟,那是因為他們在三桂心中不過是蠻族,而眼前的卻是當今的萬歲,是此時這中華大地的天,他的一句話可以讓這天下百姓下到十八層地獄,也可以讓萬民升到天堂。
就在吳三桂緊張之極時,堂上卻有人道:&ldo;吳將軍,起來吧。&rdo;
三桂雖覺聲音耳熟,卻無暇細分,站起身形,低頭站立,只等堂上之人發話。
沒想到剛站起來,卻又聽有人輕聲驚呼,且是一女聲,隨後便聽有一女子道:&ldo;抬起頭來,讓哀家看看。&rdo;
三桂心中不解,為何堂上竟有女流之輩,可既可在這朝堂之上,便絕非等閒人物,自己是得罪不起的,只得依言抬頭,向上觀望。
三桂所跪處正對龍椅,所以抬頭第一眼便到龍椅,卻見一二十餘歲青年,身著龍袍,靠在龍椅之上,這三桂自幼習武,雖說此時天還未亮,整座大殿只有宮燈照明,可三桂還是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