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3 頁)
&ldo;楊廣是個不守信用、殺心極重的人。如果南去將他迎來,他一旦攢得兵力,必然殺唐公而乘機攻我,以報前仇。唐公深明大義,數次欲與我交好,不若封其為天子,為我所用。我也不避寒暑,以兵馬以助之。&rdo;
始畢可汗派專使持書信,把這意思傳送給李淵。見始畢可汗願借兵馬相助,部將們都很高興,紛紛說道:&ldo;可從始畢之言,一來解其威脅,二來也借得兵馬使用。&rdo;李淵卻遲遲不語,思想鬥爭很激烈。他沉思良久,方說:&ldo;若從突厥之言,向其稱臣。兵馬未動,先得不臣之罪。師出無名,難以集結各地義兵。萬一起兵失敗,更無退路,豈不落個國破家亡,罵名千古。&rdo;
劉文靜在旁勸解道:&ldo;今舉義兵,缺的是戰馬。唐公可覆信,只要其馬,而不要其兵,如此也可保持名節。&rdo;
李淵仍覺不妥。李世民和劉文靜等人商量了一會,又提出一個辦法說:
&ldo;若師出有名,不為天下人罵,可先尊今上為太上皇,北取長安,立代王侑為帝,以安隋室。然後傳檄郡縣,改換赤色隋幟,易以類似突厥的絳白二色,虛應突厥。&rdo;
李淵見實在沒有別的好主意,只好答應說:
&ldo;此乃掩耳盜鈴,明眼人一下就看破,然時勢所迫,只好如此了。&rdo;在修書向突厥要馬匹的同時,起事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在緊張地進行著。全國雖然亂得一團糟,但晉陽卻多年無戰事,要起兵,必須先把民心搞亂,使老百姓更加心離隋煬帝。暗地裡,李淵讓劉文靜偽造了許多敕書,張貼晉陽各地,言隋煬帝要徵發太原、西河、雁門、馬邑等四郡二十歲到五十歲的百姓全部當兵,再次進攻高句麗,年底之前,所徵兵丁必須赴涿郡集中。隋煬帝窮兵黷武,三徵高麗,均大敗而歸,死者百萬,&ldo;勿向遼東浪死歌&rdo;唱遍天下,誰還願再去徵高麗?一時間,太原各郡的老百姓人心惶惶,痛恨隋煬帝,想起事造反的更多了。當時李淵手中只掌握著七、八萬士兵,要起義,這些兵力是遠遠不夠的,起兵前,首要的任務就是募兵。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作為隋煬帝的親信,還擁有相當一部分權力,手中也控制一部分軍隊。招兵如果不透過他們,勢必要出亂子。
這天,李淵在留守府召開軍事會議,專門討論對付劉武周的問題。會上,李淵兩手一攤,一臉愁容地對大家說:
&ldo;馬邑賊帥劉武周殺死王太守,又據汾陽宮,又被突厥封為&l;定楊天子&r;。我們太原兵少,倉促之間不能捕滅。罪當滅族,如何是好?&rdo;
前次王仁恭、高君雅對付突厥時,吃了敗仗,留守李淵差點被解江都治罪,眾人尚心有餘悸,見李淵又如此一說,都害怕起來。李淵的眼睛單往王威、高君雅的臉上瞅,王、高二人最怕被派出去打仗,遂滿臉恭敬,一起拱手向李淵說:
&ldo;唐公英明神武、善於以少勝多,諸事還請唐公多拿主意。&rdo;
李淵搖搖頭說:&ldo;以少勝多,須在特殊條件下方能行得通,豈能屢試不爽?如今朝廷用兵,動止皆稟告節度。如今賊在幾百里以內,江都卻遠在三千里外,且郡縣多為他賊據守,道路險阻,急切之間難以回應。如今若以守城之弱兵,去戰巨賊,必難保全,說不定連晉陽也一塊搭上。我思考了好幾個晚上,都沒有好辦法。進也是死,退也是亡,到底該怎麼辦?&rdo;
聽李淵說得有理,王威入了圈套,說:&ldo;唐公地兼親賢,與國共休慼。如果等待上報的結果,勢必貽誤戰機。如今是為國討賊,乃正事大事,唐公可以自定主張。&rdo;
李淵卻皺起眉頭,看著王、高二人說:&ldo;由我專權,這樣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