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元霸受傷,再展雄風(第2/4 頁)
身的勇猛衝殺之下,原本嚴整有序的敵軍陣勢漸漸變得混亂不堪。
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勢單力薄的裴元慶亦不幸陷入重圍之中。儘管他奮力拼殺,但終究寡不敵眾,最後慘遭重創,昏死過去……
此刻,戰場之上僅剩羅士信一人孤身奮戰!只見他身跨戰馬,手持長矛,如旋風般馳騁於敵陣之中。然而,面對源源不斷湧來的敵軍,即使是這位勇猛無比的戰將,也逐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中,羅士信陷入了敵人的重重包圍。儘管他奮勇拼殺、竭力抵抗,但終究寡不敵眾,最終因體力透支而被擊倒在地。
與此同時,十八路反王與朝廷大軍之間的四明山之戰進入了第二場決戰階段。經過一番慘烈廝殺後,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戰局仍未明朗。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秦王李世民眼見自己的四弟趙王李元霸體力不支,竟然口吐鮮血倒落馬下!
心急如焚的李世民毫不猶豫地率領著麾下八百精銳騎兵,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般衝入敵陣!他們氣勢如虹,銳不可當,瞬間打亂了十八路反王聯軍原本嚴密的部署。這八百鐵騎如同下山猛虎一般,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早已疲憊不堪的反王大軍,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地斃命。
此時此刻,李世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也要救出弟弟李元霸!他揮舞著手中長槍,左衝右突,勇往直前,全然不顧自身安危。在他的激勵下,八百騎兵更是士氣大振,愈戰愈勇……
因為秦王李世民親自參戰,戰場形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見那如戰神降臨世間一般的秦王李世民,在十八路反王大軍之中橫衝直撞、奮勇殺敵!大隋軍隊眼見有如此勇猛之軍前來增援,頓時士氣大振,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向著反王大軍發起猛烈衝鋒!
而秦王李世民則趁機救出了身陷重圍的趙王李元霸以及大將軍宇文成都。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過後,四明山之戰迎來了它的第二階段。最終,大隋軍隊雖然取得了慘勝,但這場勝利卻也標誌著大隋帝國已然走向衰落,日薄西山。
與此同時,這場慘烈無比的戰役也耗盡了楊廣從長安城帶來的精銳禁衛軍。這無疑給後來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逼迫煬帝退位自裁鋪平了道路,埋下了深深的禍根……
張明穿越過來的皇帝楊廣和十八路反王開始了各自修整,在修整期間,趙王李元霸和大將軍宇文成都逐漸恢復了,十八路反王大軍亡楊廣之心不死,再次聚集在四明山,開始了第三次進攻。
皇帝再次調來了西府趙王李元霸。這位號稱“隋唐第一猛將”的傳奇人物,其勇猛程度堪稱無敵。即便是面對眾多敵人,僅憑一己之力也足以應對自如。然而,幸運的是,秦瓊曾經對李家族有過恩惠,這使得局面稍顯緩和。
柴紹深知這一點,於是命令瓦崗眾人插上小黃旗,並告知李元霸:凡是頭戴黃旗者皆為恩人之友,不可攻擊。緊接著,足智多謀的徐茂公想出一計,他讓瓦崗軍全體佩戴小黃旗,分散部署於四周各個方位。同時,指揮各路造反王者退守後方,暫避鋒芒。
待到四明山之戰拉開帷幕,李元霸揮舞著銀槍,駕馭戰馬疾馳而來。他自東至西,又由南向北一路衝殺,但所見之處盡是引領道路的頭插小黃旗之人,令他無從下手。與此同時,秦叔寶始終緊隨著李元霸戰鬥,每一次交鋒都只是點到為止,並未使出全力。這種留有餘地的打法,既是出於感恩之心,也是一種策略。
而秦叔寶卻誤以為李元霸不過如此,實力平平無奇。眼見對方只有這麼幾下子功夫,心中不禁湧起殺意,暗自盤算著要用一槍絕技將其刺殺。此刻的局勢愈發撲朔迷離,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即將展開……
趙王李元霸眼見著恩公秦叔寶如此不知好歹,竟然膽敢四處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