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腰纏萬貫的乞丐(第1/2 頁)
【腰纏萬貫的乞丐!他揹著13根金條乞討三年,寧願餓死不動公款!一個人傻到什麼地步, 才會在揹著13根金條的情況下差點餓死, 劉啟耀同志告訴我們, 總有些東西,比金子更珍貴。】
天幕下。
朱元璋看到這等景象,更是猛地站起,直乎不可能:“真的會有如此純粹的人嗎?”他可是捱過餓討過飯的,知道這種滋味不好受,更何況身上還有錢,還要時刻忍受住金條的誘惑。
“是啊,孔子都說要先吃飽飯才會再去管禮節,這位居然..”,人們不可置信的看著天幕上講的內容,驚的說不出來。
然而,這種精神肯定不會被所有人理解,信仰總是被人嘲弄,人群突然爆發出鬨笑,綢緞商抹著笑出的眼淚:\"要飯還揣著金碗,這不是等著被雷劈麼?\",他們不相信有這種奇事,紛紛找來茶水,坐下看這齣好戲怎麼演。
【1934年10月, 我軍主力被迫轉移, 敵人趁著蘇區兵力空虛大舉進攻, 我軍留守的3000餘人與敵人開展遊擊鬥爭,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 蘇區的游擊隊最終還是在幾個月後被包圍,突圍已迫在眉睫, 最後經過商討確定了三路突圍計劃。】
天幕下。城樓上的朱棣扶著垛口輕嘆:\"當年靖難之役本王親率八百壯士突圍,這三千壯士當以奇勝啊\"。
在民間,眾人感慨道:\"後世一開始的時候,打仗就是不一般的苦啊,唉\"。
【確立突圍計劃後,書記曾山將一個包裹交給了劉啟二保管, 裡面大概有13根金條和大量銀元首飾, 劉啟耀深知這些錢財無比重要,這是組織全部的活動經費,劉啟耀覺得隨身攜帶突圍的風險太大, 他秘密將包裹掩埋在一個亂石堆裡, 待突圍後戰事平息了再回來取。】
\"換作俺早揣著金條跑了,夠買多少田了,再蓋個新房,娶個老婆,多美的事啊\",一談到金條,人們終究還是盯著有錢了能幹啥這個方向聊。
【但劉啟耀還是低估了戰鬥的殘酷, 突圍的三路隊伍遭遇敵人重重絞殺, 劉啟耀率領的第二路被徹底衝散打垮, 倖存者寥寥無幾。】
【他本人在戰鬥中身負重傷, 不省人事, 等他從死人堆裡清醒過來時, 戰場只剩一片屍首狼藉的慘狀, 劉啟耀突然想到之前藏起來的包裹, 他踉踉蹌蹌挖出包裹, 將金條纏到腰上。他只有一個想法, 哪怕是死也得先把經費送到大部隊的手裡再死】
【圍剿還沒結束,為了躲避敵人, 劉啟耀只能在山洞裡過著近乎野人的穴居生活, 平時只能用草藥醫治傷口, 用野菜野果充飢。】
天幕下,之前那些出言嘲諷的商人又說了起來,“所以說嘛,這根本就是花不出去罷了”。
“就是就是”,他們只相信錢主宰一切。
【圍剿我主力部隊的戰爭結束後, 敵人仍沒有放鬆盤查, 反而到處設卡抓人, 劉啟耀只能在江西遂川萬安一帶徘徊, 走村串寨乞討度日, 他骨瘦如柴, 蓬頭垢面, 敵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叫花子就是他們要抓的重要人物,更想不到這個餓得路都走不穩的乞丐身上帶著13根金條和許多銀元。】
【尋找組織的同時, 劉啟耀聯絡到那場戰役後散落在當地的戰士和幹部, 1937年重新聯絡起來的120多人再次組織起來, 繼續革命鬥爭。 但開展鬥爭就需要經費, 大家一籌莫展, 劉啟耀這才解下腰間髒兮兮的布包, 放到桌上開啟一看, 13根金條,還有若干銀元首飾,和當初交給他的一樣, 分文未動。】
街邊,老乞丐抹著眼淚:\"俺要是有半吊銅錢就買炊餅了,這位爺揣著金條要飯...\"
在眾人被這種大義無私的精神所震撼時,有些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