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制藝,難!(第2/2 頁)
難怪古人說,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隨你做什麼,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不過,隨著林延的繼續講述,很快衛辰就明白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對這八股文深惡痛絕。
首先,破題之中,人和物都不可以寫出原名。
如文王、周公、孔子這些,都要稱為“聖”,孟子為“亞聖”,諸子則稱為“賢”,其餘草木花鳥器物之類,也全部要用“物”來代替。
僅此一項,衛辰就已經覺得麻煩之極了。
可破題的忌諱還遠遠不止這些。
比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這道題,讀題時必須先記起這句話出現在《孟子》哪一篇、哪一句,然後結合上下文,理解這一句的意思。
最操蛋的是,你可以結合上下文理解題目的意思,破題時卻絕不能牽連到上下文的文字!
如果提到題目上句,那就叫“連上”,如果提到題目下句,那就叫“侵下”。
考官閱卷時,一看到你破題連上侵下,後面的文章也不用再看了,直接就是黜落了事。
講完連上犯下後,林延又講了漏題、罵題,等等破題時的忌諱,這一講就是一個多時辰。
衛辰在下面聽得暗自咋舌。
要知道,這破題只是寫八股文的第一步而已,僅僅一個破題,就已經有這麼多的忌諱,可想而知,要做出一篇合格的八股文,是有多麼不容易了。
講完注意事項,林延又開始講解題方法。
“破題之法甚多,若以文法論,共有六種,分為明破、暗破、順破、逆破、正破、反破;若以視角論,則亦可分為破意、破句、破字三種。其中區別奧妙,且聽為師細細講來……”
林延慷慨激昂地說了一個多時辰,忽然發現下面的學子們雖然一個個都在聚精會神地專心聽講,但臉上卻都寫滿了迷茫,明顯就是聽不太懂的樣子。
林延不由暗罵自己真是糊塗,居然忘了這些學子才剛接觸制藝之道,學力尚淺,自己講得太多,他們也未必消化得了。
當下也就停住不講:“這破題之法,為師今日就先講到這裡。”
聽到林延這麼說,底下學子們都是鬆了一口氣。
可緊接著,又聽林延繼續說道:“這裡有三道歷年會試的制藝題,你們拿回去,好好體會範文中是如何破題的,自己再依次按照破題六法,各自破一遍。”
底下的學子們都被這林先生的心狠手辣給震撼住了,一個個掰著指頭算了起來。
三道題,每一道都要從六個不同的角度破一遍,那豈不就是十八道破題?
我的天爺啊!
同窗們哀鴻遍野,衛辰也忍不住暗自感嘆:果然,呆在快班當優等生是要付出代價的,至少這家庭作業量就是別人的幾倍還要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