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新國家新生活(6)(第1/3 頁)
“你們這麼快就要走?不多歇息幾日?”沈離灩在城門送行,眼裡滿是不捨。
“按照原來的計劃,已經晚了兩日。”
岑遙一手提著無音的妝奩盒,一手拉著她,回答。
“每到一個目的地,記得給我們捎訊息。”
岑青竹和岑白月兩人來送行,岑青竹叮囑。
“好。”岑遙回應。
“那我們先走了。”岑遙為無音開啟車門,兩人上車。
“再見,沈姐姐,大哥二哥,陸哥哥……”
兩人向他們依次告別。
“再見。”沈離灩揮手,“記得捎訊息!”
陸戰:“路上小心。”
岑青竹沒說話,只是平視前方。
而岑白月一臉戀戀不捨,望著他們的車,直到車影遠去。
離別的意義,大概就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
兩年後。
新國家大力發展重工業,招攬各行各業的人才,國外留學的學子排除萬難,毅然決然地回到祖國懷抱,為國家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
趙惠兒在此之列,她特意要求將自己調到江城。
同時,江城也在不斷發展。
從家家泥土房到蓋上了磚瓦房,從分配糧食到多勞多得……
通達的路有了……
國家的科技跨越一個臺階。
江城成為發展最快的城市,兩年來,人民的生活面貌全面改變。
開放的思想傳播迅速,自由的觀念如春風生長。
這兩年,也是岑家重新出現在商界的轉折。
岑青竹從小公司做起,在他的高瞻遠矚之下,公司盈利一直攀升,最終成為江城最有潛力的公司總裁。
沒落的岑家,重新出現在江城富豪榜之上。
岑白月是新時代報刊有名的編輯,挖掘了好多從民間而來的作家和作品。
歌頌國家,歌頌新時代的同時,也關注苦難,關注最傷痛的一面。
文字,是有力量的。
這種力量,根植於人們的心中,逐步變成思想的一部分,成為時代的烙印。
是記錄,也是激勵。
記錄苦難,不等於歌頌苦難,而是不忘記苦難。
不忘記苦難,是為了激勵,是為了讓更多的仁人志士加入。
也是信心,變得越來越好的信心。
陸宛學有所成,提前完成學業,現在一所高校任國學助教。
陸戰守衛江城,帶領士兵開墾土地,去最貧困的縣城,慰問人民。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江城,一切欣欣向榮,向上。
新國家,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
……
趙惠兒回來時,正好遇上沈離灩和陸戰大婚。
沈離灩邀請了趙子明,同時也邀請了她。
趙惠兒聽過永安樓沈老闆的名字。
她這些年雖然在國外,但知曉一些國內的名人名事。
聽說,沈老闆有一個妹妹,叫無音,當年紅顏樓的招牌。
不少富人公子哥為她豪擲千金。
而這位無音姑娘,正是岑姐姐的心上人。
當初,也是無音姐姐陪著岑姐姐上戰場,殺敵。
她知曉岑遙是女子時,心頭震動。
聽到岑姐姐娶無音時,內心明瞭。
岑姐姐愛無音姐姐。
不論自己同是女子。
此次前來參加婚禮,她想,或許岑姐姐和無音姐姐都會回來。
想,見她們一面。
大婚當日,全江城的人都聚集在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