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為無為,事無事(第1/32 頁)
【帛書版】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 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通行版】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譯文】
以一種順其自然、不強求的心態去做事,用不製造麻煩的方式處理事情,將平淡無奇視為有趣味。無論他人對自己的怨恨有多深,都要以平靜、不干預的道德準則來回應。處理事務時,最好從簡單的部分開始,而實現遠大目標則應從微小的細節入手。處理棘手問題時,一定要從簡單易行的方面入手,處理重大事項也要從細微之處做起。正因為如此,遵循“道”的智者從不貪求巨大的功績,反而能成就偉大的事業。那些輕易許下諾言的人,往往難以兌現承諾,最終喪失信譽。如果把事情看得過於簡單,必然會遭遇許多困難。因此,聖賢之人總是思考可能遇到的困難,並周全地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一來,最終就不會遇到困難了。
【註釋】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這句話表達了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無為而治。無為不是指不做任何事情,而是指順應自然規律,不強加人為的干預。事無事意味著在處理事務時不製造不必要的麻煩,保持事物的自然狀態。味無味則是指對於生活中的各種滋味保持一種超然的態度,不沉迷也不排斥,保持內心的平和。
“大小 多少,報怨以德。”
這裡的大小和多少是指對待事物時不要過分計較其規模或數量,而是要以德報怨,即用善良和寬容來回應別人的不滿或怨恨。這是一種超越個人利益,追求和諧共處的態度。
“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
這句話強調了解決困難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從小細節做起。這是一種務實的策略,透過分解問題和任務,逐步推進,最終達到目標。
“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
這與上文的“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相呼應,進一步強調了從易處著手解決難題,從小處著眼做大事的重要性。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聖人不自視甚高,不追求顯赫的地位或成就,而是謙遜地行事,因此能夠成就偉大的事業。這是因為他們的行為符合自然之道,能夠得到他人的支援和自然的回報。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輕易許下的承諾往往難以兌現,因為它們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同樣,如果總是把事情看得太簡單,那麼當遇到真正的困難時就會感到措手不及。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聖人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其難度,因此在行動之前會充分考慮可能遇到的困難,並做好準備。這樣,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就能夠應對自如,最終達到無難的境界。
整段話體現了道家哲學的核心理念,包括無為而治、順應自然、謙遜謹慎等,同時也提供了處理事務和解決問題的智慧。
接下來,我將從認識和理解世界、修身養性的指導、處事哲學的啟迪、道德修養的強調、科學創新的啟示、藝術創作的啟迪、生活平衡的追求、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倡導、應對變化的智慧以及道德決策的指導等十個方面,探討這段話對現代社會的積極影響。
1、認識和理解世界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