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其安也,易持也(第1/31 頁)
【帛書版】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謀也。其脆也,易破也。其微也,易散也。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尺之臺座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民之從事也,恆於其幾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通行版】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判,其微易散。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成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 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恆於幾成而敗之。故曰: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中人之所過。以輔 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也。
【譯文】
安定的局面容易保持和維護,沒有跡象的事物容易圖謀;脆弱的事物容易消解;細微的事物容易散失;所以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時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根芽;九層的高臺,是由一筐筐的泥土壘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妄為要失敗,強行把持一定會失去。所以聖人不枉為,所以不失敗,不強行把持所以不失去。人們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以輔助萬物按其自身規律自然發展而不會妄加干預。
【註釋】
\"其安也,易持也。\" - 當事情處於安定狀態時,容易維持和控制。
\"其未兆也,易謀也。\" - 在事情尚未顯露出跡象之前,容易謀劃和處理。
\"其脆也,易破也。\" - 脆弱的東西容易破裂。
\"其微也,易散也。\" - 微小的東西容易分散消失。
\"為之於其未有也,治之於其未亂也。\" - 應該在問題還未形成之前就採取行動,在混亂髮生之前就進行治理。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尺之臺座於虆土,百仞之高始於足下,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 - 巨大的樹木是從細小的種子長成的,高大的建築是從一筐筐泥土堆砌起來的,高山是由腳下的一步步攀登開始的。那些試圖強行改變事物自然發展的人會失敗,那些執著於特定結果的人會失去。
\"是以聖人無為也,故無敗也,無執也,故無失也。\" - 因此,聖人遵循無為而治的原則,所以不會失敗;他們不執著於特定的結果,所以不會有損失。
\"民之從事也,恆於其幾成事而敗之,故慎終若始則無敗事矣。\" - 普通人做事往往在接近成功時失敗,如果能夠始終如一地謹慎行事,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發生。
\"是以聖人慾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而復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為。” - 因此,聖人的慾望是不追求世俗的慾望,不珍視難以得到的財物;他們學習不學習常人所忽視的知識,糾正眾人的錯誤。他們能夠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是敢於強行干預。
這段話強調了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主張在事物的萌芽階段就進行適當的干預,避免在事物發展到不可控的狀態時才採取行動。同時,它也提倡了一種謙遜、謹慎的生活態度,反對過度執著和干預。
接下來,我將從認識和理解世界、修身養性的指導、處事哲學的啟迪、道德修養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