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第2/2 頁)
特勒的固執,但這時更為不利的因素卻是俄國這塊地方。幾乎難以置信的是,德軍的作戰還是一如既往。他們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作戰:部隊暴露在嚴寒之中而無冬衣,坦克和內燃機車輛不適於在繼森林地之後的泥濘地上行動,又沒有雪橇。相反,俄國人卻習慣於低溫;他們的坦克在泥濘地上執行得比較自如,車輛也很少受泥濘的影響。關於希特勒最後下達的在莫斯科前方&ldo;堅守&rdo;的命令,作者的看法不同於西方普遍的看法。他斷言,從結果看這個命令沒有必要也毫無道理。他是比西方解說家更瞭解情況,但我們對這個問題存疑,留待將來解決。
瓦爾利蒙特將軍是位著名的軍人,他撰寫了一九四二年的地中海海之戰。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甚至到隆美爾在阿拉曼作戰失敗之後希特勒仍對盟軍在法屬北非登陸的威脅茫然無知,可是他的小夥計墨索里尼這時候比他聰明。在馬爾他島是否重要這個問題上,這兩位獨裁者之間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看法。義大利人認為該島很重要,非佔領不可。然而德國人卻避而不談佔領該島方案。這很可能是因為希特勒認為該方案會失敗。不過可以肯定,佔領該島是要付出很高代價的,因為此時該島的盟軍從空中到地面都已嚴陣以待。但是我們仍不能真的就此斷定:該計劃必然以失敗而告終。這篇論文比較簡要地介紹了阿拉曼之戰,爾後只是描述了法屬北非之戰的開始階段。阿拉曼之戰是個情節相當複雜的戰役。它標誌著北非戰局的轉折,猶如史達林格勒戰役標誌著俄國戰場上的轉折一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