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在進攻波蘭和法國期間,德國空軍發起攻擊之時也是德國陸軍入侵開始之時。德國空軍迅猛的攻擊很快就摧毀了波蘭空軍。法國空軍從一開始就被削弱以致在整個作戰期間,德國空軍即使不是享有完全的制空權,也是一直享有空中的優勢。也就是說,在敵空軍被摧毀或至少被削弱、它的地面部隊被打垮之後,德國陸軍隨即在空軍的直接支援下發起攻擊,佔領敵空軍機場。這一套作戰程式顯然不能用來進攻英國,所以空戰‐‐一言以蔽之‐‐就採取了義大利空戰理論家杜黑將軍所預言過的方式:空軍實施攻擊而其他兵種則採取防禦措施,雖然當時誰也沒有杜黑在建立其理論時心目中所設想的那種武器裝備。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企圖以空軍來削弱敵軍,使其爾後再也不能進行任何有力的抵抗‐‐事實上甚至還希望單實施空戰就能迫使敵人求和。
在德國勝利結束法國之戰到其空軍開始對英國實施攻擊之間,前後有七週時間。這七週時間均被德國空軍用來對其地面部隊加以必要的擴充,以便能完成所承擔的任務,同時還對空軍中隊的部署進行變更並向他們介紹有關目標的背景情況等等。可是,奉命進攻英國的那些航空隊和空軍軍的指揮官也要利用這段時間來制定攻擊英國的計劃,這本身就充分證明法國之戰結束以後,德國空軍作戰局對於如何有效地實施對英國的空戰仍無主意。為了便於我們理解事態的真相,我們首先必須看一下實際存在的這樣一些對英空戰計劃,並瞭解一下德國空軍總部怎麼會如此胸中無數的。
德國空軍的計劃
英國早晚有可能成為德國的仇敵,這點早在一九三七年六月德國武裝部隊總司令馮&iddot;布洛姆貝格陸軍元帥所制定的作戰計劃中就考慮到了關於此處的資料來源,以及到法國之戰結束時對英空戰的準備與實施的所有詳細資料請參見克勒編寫的《1940年德國計劃登陸英國的&ldo;海獅&rdo;行動》一書中的第31至50頁。。因為德國領導人十分清楚,假若英國參加對德作戰,德國的軍事形勢即使不會變得全然不可收拾,也會極大地惡化,所以希特勒準備盡最大努力來確保英國中立。然而,為了以防萬一起見,他還命令德國陸、海、空軍的領導人制定作戰計劃,以便在外交途徑不能說服英國堅持中立時付諸實施。可是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霍斯巴赫備忘錄中並沒有關於對英作戰的細節。希特勒確信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之間一旦爆發戰爭,英國也會保持平立。
一九三八年五月三十日,德軍對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作戰總計劃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補充。尤其是要儘快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預有計劃的軍事行動以便將一個既成事實擺在其他國家面前,使任何干涉都無濟於事。假若在西線發生衝突,則規定採取純防禦性的行動。一九三九年四月三日下達的德軍最高統帥部一九三九‐‐一九四○年的相應指令中,只是規定了在與波蘭交戰的情況下,西線才採取防禦性的空中行動。然而,該指令卻有個補充規定,即要求海、空軍破壞敵人的經濟。空軍便奉命作出規劃來摧毀敵人的糧食、原料及工業生產(其中包括軍工生產)的基地。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希特勒向他的軍事將領們談了自己的某些想法,這些想法後來就成了進一步制定作戰計劃的基礎。其要旨是,由於英國完全依賴進口,只要切斷它的供應線就能迫使它投降。這表明,不是單靠空軍的行動就能迅速取得勝利的,而是還要靠摧毀英國艦隊和切斷它的海外補給線才行。假若英國干涉德、波之間的戰爭,那麼德國陸軍就要佔領重要的地區以作為德國海空軍襲擊英國的基地。透過佔領荷蘭、比利時,並在戰場上打敗法國,德國陸軍就能為戰勝英國創造首要條件。因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