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第1/2 頁)
餘思歸幾乎立刻就明白了他在說什麼。
《聖經》舊約創世紀中,大洪水前亞伯拉罕崇敬上帝,故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許諾了一片土壤可流出蜜與奶的至福樂土,供他的後代居住。後世稱那傳說中的樂土為迦南。
信徒稱其為「應許之地」,意?為上帝承諾的終點?。
——他在問,大學應不應該人生的最?終追求。
思歸想都沒想:「不是。」
她答完,盛淅說:「這就是老賀更?中意?你的原因。」
歸歸一愣:「阿?」
「因為他一直覺得你遲早會知?道——大學,哪怕難考如清華北大,也從來都不應該是人生最?終的歸處。人生是一場遠航,而且遠得超乎我們所有人的想像。」
歸歸沒反駁,又過了好半天,終於呆呆地問:
「但盛淅,你不也是一樣嗎……?我甚至覺得你明白得比我早得多。」
「不完全?是。」
他說。
過了會兒,盛淅又笑了下,道:
「但你是在老賀面前長大的。」
-
不知?怎的,餘思歸最?終還是沒掛掉盛淅的電話。
只是早自習開始了,歸老師不得不回去。
那天晴空萬裡無雲,讀書聲琅琅入耳,歸歸坐在桌前對著書走神,過了會兒,從書包裡摸出老賀送她的那本書。
——那本漂泊於湘西與雲滇之地的,西南聯大的西遷史。
思歸盯著那封皮看了許久,把?書放回去,又把?課本攤平,莫名?地有點?懷念老賀。
老賀是個?挺有意?思的老師,他是那種非常典型的班主任:小事?讓人痛苦,大事?上卻從不犯糊塗,思歸去年能從那種高壓環境中活下來,多虧了他的包容與照顧。而在她離開學校前一天,老賀專門叫她去了趟辦公室,聽了歸歸未來的打算後,老賀長舒了口氣,把?這本書送給了她。
那時思歸隱隱地有種感覺,彷彿賀文彬在教書工作之餘,其實還在等待一種學生。
那種,能被他「點?亮」的學生。
初秋的陽光灑上蘇洵的《六國論》,那是篇考綱要求全?文背誦的課文。
鉛字被太陽照得金茸茸的。
思歸邊背語文邊胡思亂想:這些?她已經背過不知?多少遍的東西,早已熟能生巧的東西——這些?東西將會引領著她走進?大學的學堂。
大學確實不是終點?。
但所謂的終點?到底是什麼?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歸歸閉著眼睛都能背出來這篇課文。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你們當時也像我們一樣迷惘嗎?思歸邊背邊想。
十幾歲,正是和她和盛淅和劉佳寧都差不多大的年紀,而媽媽上大學時,應該也是這個?歲數。
百年前,這些?少年人懷揣一本英文辭典,穿越整個?中國鄉間時,心中懷著怎樣的信念?如果有機會,龜龜想問問看。
可是那些?書生意?氣、浪遏飛舟的少年們,如今早已化為一抔黃土。
-
「——你們學校這個?二?十公里拉練,就是為了紀念西遷昆明的旅行團,老賀以前說過的。」思歸說。
夜風習習,思歸已經下了晚修,而盛淅在她下課時給她打來電話。
圓月高懸天上,樹在長風中拉下長影。
盛淅十分懷疑:「老賀真的說過嗎?。」
「他對我講的。」歸歸抱著洗漱的盆,非常幸災樂禍地說:「人家旅行團走了整整七十多天,從長沙臨大走到西南聯大,現在只是讓你們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