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人心(第1/2 頁)
童真再剛硬,當著一省布政使的面也不會說,這布政使是不是有問題,是不是要查一查,童真給陶謙留了面子。
那不是剛正不阿,那是傻。
哪怕是留了面子,陶謙臉色也是黑如炭,你還不如直接說我這布政使睜眼瞎呢,但陶謙也明白張氏市井小人,能見到最大的官也就是地方縣衙老爺了,如今卻見到了天顏,若說鳳陽縣至鳳陽府沒攪和在一起,打死童真都不信!
皇上眯著眼不發話,太子朱文奎繼續。
“鳳陽縣圖家誰有耳聞?”
大明地大物博朱文奎也不能誰誰都記的。
“這~”
南直隸布政使陶謙猶豫了一下。
“說!”
“回太子,鳳陽縣圖家臣有所耳聞。”陶謙似是回憶。“臣出任南直隸布政使一職時,曾有圖家的人遞交了拜帖,說祖上曾是洪武大帝(朱家人稱洪武皇祖)的鄰居,為此臣還專門派人瞭解了一番。
確有此事,當年洪武大帝起事成功後,感念其贈飯之恩,封了世襲的典吏(不入品)。再加上歷代先皇對於鳳陽縣一封再封,一賞再賞,圖家趁此機會逐漸做大。
早年圖家雖有不法之事,可也多是惡僕打著旗號招搖撞騙,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圖家本身卻是積極賠付該拿錢拿錢,該道歉道歉,甚至一度在鳳陽縣留下好名聲,如今屬實沒有想到~”
“呵。”
朱土安嗤笑一聲。
“你現在倒是把自己摘得乾淨。什麼惡僕,朕看就是圖家人做的,然後找個人一推二五六,和圖家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久不說話的朱土安瞥了一眼,挖苦道。“八竿子打不到親戚,還要你一省布政使迎接。回頭是不是朱家的狗,你是不是還要迎接到客廳一桌吃飯,荒唐!”
皇上訓斥陶謙只能受著,敢反駁嗎,不敢!
太子朱文奎趕緊岔開了話題。
他理解陶謙,這事擱誰誰不給面子?
朱武皇祖的鄰居,陶謙他一布政使雖然位高權重,可和朱家沾了邊了,真就如同父皇說的那樣,哪怕是條狗,他陶謙都要伺候好了。
誰知道現在人家圖家還能不能直達天庭,不怕一萬就怕那萬一啊。
至少目前在太子來看陶謙布政使做的挺好,不過分迎合,有自己的節氣。
“父皇,事情逐漸明朗,卻需要查證核實。”
“你有什麼建議,直說吧。”
“兒臣以為,此案件影響惡劣,若不明正法典,怕是百姓心中不服。”朱文奎臉色認真。“惡人自有惡人磨,兒臣以為查證核實一事,交由錦衣衛。”
“皇上不可。”
“皇上不可!”
“皇上不可!”
太子話音剛落,幾道聲音接接連反對。
童真更是義正言辭。
“刑部,掌天下刑罰之政令,以贊上正萬民。凡律例輕重之適,聽斷出入之孚,決宥緩速之宜,贓罰追貸之數,各司以達於部。尚書侍郎率其屬以定議,大事上之,小事則行,以肅邦犯。”童真引據經典,據理力爭。“太子身為國之儲君,更應該克己復禮,豈能因一時之痛快,不辨是非因小失大。”
陶謙也接過了話茬。
“太子,臣以為不妥,鳳陽縣張氏,叩響了驚天闕,只此一事必將流傳天下,引天下人聚首。”陶謙眼神有光,言語犀利。“若不能經由都察院刑部督辦,如何讓天下人信服,如何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吏部尚書李尚書小眼睛滴溜溜轉動,瞄了一眼皇上和太子的臉色果斷制住了身形。
至於都察院和錦衣衛則是一水的神態,最好別找我,有事也別找我。
要找就找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