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清穿之胤祚(26)(第1/1 頁)
時間一晃就到了五月初夏,林間綠蔭下,青草與花朵的芬芳沁人心脾,樹梢鳥兒相對而歌,四下裡蟲鳴陣陣。地上鋪著草蓆,墊著蒲團,胤祚和蒲松齡相對而坐。
太監小徐子和蒲家么子蒲筠侍立左右,宮人們站在遠處,時刻注意著周邊動靜,以免有人打擾或動物衝撞。
這是胤祚要求的,也是皇帝和宗教期望的,便遂了他的意。
~~~~~~~~~~~~~
胤祚在這幾月間不斷查閱瀏覽各地神異卷宗,也收到了皇帝派人送來的《聊齋志異》抄本,細看之下有幾樁案件似有聯絡,只是這聯絡各不相同,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解決方式、本根緣由,各有不同之處,那《聊齋志異》完全可以當作警世寓言故事來看待,可現實往往十分殘酷和荒謬。
終於等到蒲松齡這位《聊齋志異》的原作者出現,恰巧他又有造化金雲相伴,胤祚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他交談,交流讀書過往,也談論案件始末。
可蒲松齡並未修煉之人,他對於書中故事竟然照進現世始終是一種不敢相信的態度。
從一個科舉不第而後棄儒從商的窮秀才,一躍成為皇帝親召、大師親見的紅人,實在受寵若驚,恍恍惚惚,即使擁有以往四十年的閱歷也不能告訴他如何面對這樣的場景。
更何況,對於書稿成真橫行於世,即使寧遠大師解釋過那時世界級大存在的博弈與融合,他也始終有自己所為傷人性命的愧疚感。
那份不安始終壓在心頭,讓他在玄學辦事處住的很不安寧。
他的感覺倒不能說錯,面對大清亂象,紛擾四起,獨尊的皇權受到影響,民間又開始尊崇好不容易被眾位皇帝聯手壓制下去的宗教。
畢竟,曾經是皇帝表現的十分信奉宗教,以此來控制民眾思想,壓抑反抗慾望,保持忍耐。
如今,宗教確確實實派上用場,再不是想要置之不理就能夠輕易拋棄的了。
隨著宗教人士四處遊走驅邪除祟,宗教活動的開展伴隨著權力的賦予,那些人一旦沾染了權力,而後再想要擯棄宗教的影響回到獨尊皇權的時代,就不是一世之功能夠做到的了。
皇帝也不是真不想追究他,哪怕是遷怒,蒲松齡九族被殺都止不住皇帝一怒。
但宗教各位大家聯合以及皇帝自己的理智阻止了他,世界飄搖之際,這樣的人物即使並不能真真切切的出現在對抗異族的陣線上,也還是妥善安置為好。
雙方都知道,這不僅是世界相合衍生的天命之人,還是宗教一方崛起的旗幟。
即使他自認什麼都擔不起。
這個時候,出身皇室又天賦異稟的胤祚就顯得格外招人疼,即使他身在宗教之地的鎮海寺,皇帝也頻頻傳信問候關照。
不僅督促他努力修行增進修為,還幫他和德妃傳信溝通聯絡感情,生怕他被佛門弟子洗腦,親近宗教,別離皇室。
胤祚也知道自己的屁股不能坐歪了,他只是來學習發展自己的,並沒有放棄皇室的一切,改而投身宗教的意思,佛門和薩滿都不行。
這一波屬實是雙向奔赴了。
皇帝和六子的感情在分隔兩地的時候突飛猛進。
確定了六子的感情傾向,也知道他的軟肋所在,皇帝捏著鼻子勉強同意了宗教將蒲松齡送到五臺山鎮海寺保護起來的提議。
這個吉祥物動不得,又不好全權交給宗教,畢竟制衡是方方面面的,鎮海寺好歹又胤祚在那裡,有什麼情況自己也好及時插手。
:()綜影視之配角正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