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清穿之胤祚(29)(第1/1 頁)
倒也算不上狐鬼迷了心竅。
那縣中憑空出現的胡姓富商捐了一大筆銀子,只為求一個知縣老爺身邊的書吏使,靠著銀子一步步攀升,餵飽了知縣的肚子,求了他在縣中當靠山。
這一趟做派司空見慣,除了撒銀子跟不要錢似的使了太多,其他的俱是官場中的潛規則,不舉不咎的。
攀上縣裡最大的官,胡家的生意發展飛快,即使有些時候強買強賣了他人店鋪,但只要銀子給的到位,便不會有麻煩。
俗話說錢權色缺一不可,縣老爺是權,生意鋪子是錢,就如縣中閒人常常議論的那樣,胡家頻頻買入美貌奴僕,不限於人伢子處的女奴,還盯上了幾戶貧苦人家的清白女兒。
大老爺的第三房小妾是三個月前納的,二老爺的第四房小妾是頭二十天進的門,皆是落第秀才家的女兒,清清白白,粗通文墨。
還有大少爺的續絃,這是胡家精挑細選的縣令家的二小姐,雖是庶出,可生得很是貌美。
倒不是嫡女不好看,只是那樣的官家,嫡女自有更上一等的去處,不願將嫡女低嫁到商戶。
三次俱是辦的熱熱鬧鬧。
尤其是第三次,雖是續絃,卻是長房長子娶妻,妻室更是大有來頭。
不似之前妾室進門,正室夫人們不屑前來,這次倒是請來縣裡不少大人物,酒席就擺在五進宅子的前院當中。
宴上酒迷了眼,眾人都看著新娘子羞答答的帶著幾個貌美的小丫鬟,跟著喜娘,一步一矩,雙雙拜了高堂。
只是前院宴席喧鬧,後院喜房中卻是血跡斑斑。
那胡姓本是狐性。
不像強納小妾、買賣女奴那樣,進了門就成了家裡人,任由擺佈。
這官家女兒自有氣運,需得好生求得其父點頭同意,娶進門來,簽了婚書,拜了高堂,自此與夫家一體,同享官府庇佑,才能夠吃喝肆意,不受反噬。
原本胡老爺並不想那麼快下手,家中幾經籌謀,才有了縣令的庇護,藉此在這縣上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發展族群,豈不美哉。
才到手的護身符怎能當做一般血食對待?
可不巧,前些日子,有一和尚途徑此地,不知他察覺到什麼,在納做妾室,吃了女兒的那幾戶人家院外查探過幾次,驚得胡老爺後悔不已,怎麼當時貪吃,將那些老骨頭渣滓一同嚼了。
如今死無對證,更顯可疑。
但好歹自家並不是毫無準備,先祖留下的法寶可庇佑一地氣息不散,若不進來家中細探,並不會發現什麼。
那幾日全家收斂氣息,閉門不出,好在給知縣上貢的日子恰巧錯過,否則定會惹來不滿與嫌疑。
暫且忍他一忍,大事將成,留他有用。
本想著那和尚離開了,自家又即將迎了官家女兒進門,氣運一體,加上法寶神威,能庇護家族,安穩度日。
不料此地民俗不同,縣令又長期忽視庶女,並不將她看作兩家紐帶,只算將人賣與他家。
上了族譜的那一刻,先前隱約察覺的氣運庇護竟消失的一乾二淨,幾番籌謀竟在最後一刻全盤落了空,胡家惱怒不已。
所以,喜房裡,紅帳下,新娘子沒了價值,當即失了性命。
剝皮抽筋,斬件切塊,趁著鮮嫩肉體未被狐狸妖氣侵蝕,新郎親做了酒席招待族內親友,汲取被氣運滋養過後的肉體精華,也發洩好事被阻的憤怒。
待酒席過後,當重整旗鼓,繼續籌謀。
可憐女兒家,命喪黃泉,屍骨不全,魂魄精髓不再,亦求告無門,三三兩兩聚集起來,殘魄孤魂無所依,無所訴。
:()綜影視之配角正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