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5章:蘇良之策,合班論諫(第2/2 頁)
,沒有任何事情能凌駕於大宋法令之上,包括皇權。
當即,包拯便開始一日一奏。
與此同時,張堯佐上奏辯駁。
稱自己的功績足以擔任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包拯所為,實乃為博直名。
而後,御史中丞王拱辰也力挺張堯佐,怒斥包拯小題大做。
王拱辰之所以第一個跳出來,乃是因他的妻與張美人關係甚好。
他幫助張堯佐,便是幫自己。
這一次,兩朝的相公們都沒有發聲。
包括杜衍、吳育、歐陽修三人。
他們大概也是覺得,此種事情無須太較真。
官家本就因無子嗣而煩悶。
為了讓張美人心情愉悅便對張堯佐皇恩重一些,也算不得什麼。
但是,包拯就是那個較真的人。
眼裡揉不得一粒沙子。
蘇良瞭解過張堯佐的一些履歷後,頓時明白,包拯的較真是對的。
這種事情必須較真。
張堯佐本是庸才。
這樣的人當上了三司戶部判官兼副使,那將是百姓的悲哀。
大宋不出貪官,是因俸祿與恩賞太高。
但卻出了許多平庸之官。
正是這些平庸的官員,將大宋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當即,蘇良也上疏彈劾張堯佐。
可惜他的奏疏也直接被駁回。
這一次,臺諫諸官,唯有他二人上疏,根本沒在朝堂上掀起什麼浪花。
……
這一日,黃昏。
一座茶館中。
蘇良與包拯相對而坐。
二人連碰三杯,杯杯一飲而盡。
包拯長嘆一聲道:“景明老弟,讓我感到悲哀的不是官家護著張堯佐,而是朝堂眾官員明明知曉此舉有錯,卻如此放任,此乃我大宋朝堂腐爛之始也。”
“實在不行,明日我去死諫!”
聽到此話,蘇良連忙攔截道:“不可,不可,萬萬不可!”
包拯要死諫,那必然就是抱著必死之心去上諫了。
依照目前的情況,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蘇良想了想,道:“希仁兄,我以為,此事可用合班論諫之法!”
“合班論諫?”
包拯搖了搖頭。
“王拱辰第一個就不答應,李定和錢明逸視咱們為敵,也不會答應啊!”
合班論諫,乃是臺諫官一種獨特的言事方式。
即在正常彈劾或言事遭到官家反對時,全體臺諫官員共同論事和劾人。
簡言之:全體臺諫官齊發聲。
合班論諫,有些極端。
但卻可增加言事的份量,引得官家足夠的重視。
“除了王拱辰之外的合班論諫!”蘇良笑著說道。
王拱辰這種反駁型人格,俗稱槓精,再加上他與後宮有利益聯絡。
蘇良根本不願與其合作。
而錢明逸、李定二人,並非是王拱辰的忠實屬下。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驅使,他們必然也能參與彈劾。
蘇良想了想,道:“李定、錢明逸、周元三人交給我,其他臺諫官交給希仁兄,如何?”
“可以。”包拯點了點頭。
他見蘇良挑選了李定和錢明逸那兩個不好啃的骨頭,便知蘇良心中必定已有良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