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旁敲計(一)(第1/2 頁)
“旁敲計”是一種巧妙的策略。
旁敲計主要是指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圖、觀點或者要求,而是透過側面的提醒、暗示或者藉助相關的事例來傳達資訊。就像是你想提醒一個人某件事,但不直接說,而是用一種比較委婉的方式。例如,你想讓朋友意識到他的某個習慣不好,你不直接批評,而是跟他講一個有類似不好習慣的故事,透過故事裡人物因為這個習慣而遇到的麻煩,來間接提醒朋友。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過於直接而可能引發的衝突或者尷尬,讓對方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下領會你的意思。
“旁敲計”的底層邏輯有以下幾點。
從資訊傳遞角度看,這是一種間接溝通的邏輯。在很多場合下,直接表達可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牴觸或者防禦心理。而旁敲側擊是將資訊包裝起來,以一種相對溫和、隱晦的方式傳遞。就像把苦藥裹在糖衣裡,讓對方更容易接受。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它利用了人的聯想和自我認知能力。人們聽到一個相關的事例或者暗示時,會本能地聯想到自己的情況。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旁敲計就是觸發對方的這種自我思考,引導對方主動意識到問題,而不是被他人強硬地指出。
從社交關係維護角度講,這種策略體現了一種對關係的尊重。它給對方留足了面子,避免讓對方處於被指責的尷尬境地,有助於在不破壞彼此關係的情況下達到提醒或暗示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旁敲計”在現代的案例:
職場方面
小李和小王是同事,兩人共同負責一個專案。小王最近工作狀態不佳,進度較慢,影響了整個專案的推進。小李沒有直接指責小王,而是在一次小組討論會上說:“最近大家都很辛苦,專案任務重,我們每個人的進度都很關鍵。我發現有些環節如果能再提高一下效率,我們就能提前完成任務,大家也能輕鬆一些。比如之前我們做類似專案時,有同事透過合理安排時間和最佳化流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小王聽後,意識到小李是在委婉地提醒自己,於是調整了工作狀態,加快了工作進度。
家庭方面
媽媽發現女兒最近總是熬夜玩手機,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媽媽沒有直接批評女兒,而是在一天晚上和女兒聊天時說:“寶貝,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說晚上熬夜對身體和面板都不好,特別是對你們這些正在長身體的孩子。而且睡眠不足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效率呢。你看那些成績好的同學,都是早睡早起,精神飽滿地去學習。”女兒聽出了媽媽的言外之意,此後晚上就不再熬夜玩手機了。
銷售方面
一位顧客在挑選商品時,對價格有些不滿意,但沒有明確表示不買。銷售人員看出了顧客的猶豫,沒有直接強調價格的合理性,而是說:“這款產品在我們店裡很受歡迎,很多顧客買了之後反饋都特別好。它的質量非常可靠,可以使用很長時間,算下來每天的成本其實很低。而且我們最近還有一些售後服務的優惠活動,能為您省去不少後顧之憂。”顧客聽了銷售人員的話,覺得產品價效比很高,最終購買了商品。
在社交場合中,“旁敲計”有多種應用。
比如在朋友聚會中,你發現一位朋友說話聲音太大,有些失態。你可以說:“咱們今天這個聚會挺溫馨的,要是大家說話都輕聲細語些,氛圍就更愜意啦,就像在那種高階的私人會所一樣。”透過這種方式,既暗示朋友注意自己的音量,又不會讓朋友在眾人面前難堪。
當你想提醒朋友不要總是在背後議論別人時,你可以分享一個因為背後說壞話而引發矛盾的故事,講的時候可以看著朋友的眼睛,讓對方明白你是在旁敲側擊提醒他。
在拓展社交圈子時,如果你想了解對方的職業但又不想太直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