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誠意出品(第1/3 頁)
顯金話音一落,喬放之明顯微愣,思索片刻後,看顯金的目光多了三分審視,身形向後微靠,後背卻未完全靠在椅背上,雙手抱胸,眼神微垂似是在深思。
這個動作,有防備之意。
有防備很正常。
畢竟是清流讀書人,害怕顯金這個生意人打著青城山院的名頭做糟爛事。一兩本描紅,誰買不起?青城山院既供得起這群儒童,就不怕多出幾張描紅紙,就怕答應了陳記這個請求,反被陳記打蛇順棍上,以後想甩都甩不掉——嗯...好像把顯金看穿了呢!
顯金再喝一口武夷紅茶,口味微苦,隨後回甘,口感醇厚清雅,這樣好的茶葉多半是從福建特意運來的。
為啥說特意?
因古時跨城的交易往來不容易,南直隸離福建可不近,涇縣只是宣城轄下一個很小的縣城,單靠宣紙和這座青城山院揚名,其他並不靈光,基本不會有徽閩商賈互通,這樣好的茶葉,多半是希望之星口中喬家那位平定倭亂、盤踞福建的寧遠侯漕運專送。
宗族姻親,在古時太重要了,如同一棵小樹拔地而起,經百年經營,主幹根深粗壯,分枝繁葉紛亂複雜,各自向四方延伸探視,慢慢織就綠雲蓋頂、傾覆庇廕之勢。
除非主幹蟲蛀中空,或被磅礴巨力外擊,這棵樹便可永永遠遠、長長久久屹立不倒,並從枯葉落黃中汲取養分,愈發茁壯。
這大概就是瞿老夫人,想要的家族。
那麼她,在這個家族中,將會逐漸扮演起何種角色?
是反哺主幹的泥壤?還是借勢慢慢抽出新芽的旁枝?
“老師...”陳箋方輕聲喚道,打破了安靜的局面。
顯金髮覺自己思緒飄遠了,垂眸再喝了口茶湯,決定主動出擊,拒絕被動等待,語態誠懇,直搗黃龍,“您在擔心,書院與陳記會就此牽扯不清,掛上關聯吧?”
喬放之笑了笑,“商為民用,民取商需,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不是為了保護山院的聲譽?
那是為何?
顯金靜待喬放之後言。
“老夫擔心,那群儒童,是否願意?”
窗欞外響起“咚咚咚”三下鐘聲,隨之而來,學生們收拾布袋,推椅行路的腳步聲——上午下學了。
喬放之眸光從窗欞外收回,嘴角常掛的笑意被一一收斂,“我山院的儒童們,或因家貧、或因失祜,皆身世可憐,卻有宋濂之志與匡衡之韌,假以時日,不敢說盡數皆中兩榜,卻也有可能翰林儲相、未來掌權。”
喬放之語氣淡淡的,氣勢卻從話梢語末處洩露。
陳箋方下意識看向顯金。
還好,小姑娘沒被嚇到。
一次登科、殿試被欽點探花郎、兩次入朝為官的山院之長,怎可能只是一個樂呵呵、笑嘻嘻的...退休人士?
他是為了保護那些小朋友的聲譽!
顯金神色也肅然起來。
喬放之繼而道,“這群儒童,如今尚在微時,若今後發達,陳記會不會挾恩以報?讀書入仕者,須珍重羽毛,送紙之恩,可大可小——他們是否願意為一冊描紅本,從此背上人情債?”
“這些思量雖瑣碎,卻是當夫子,應當為他們想到的。”
“賀掌櫃,你說,老夫是否多慮?”
顯金大愣,這些...她確實沒想到。
如今細想想,喬山長說得很有道理。
讀書人的事,再小都大,一張紙、一塊墨、甚至一片餅,都是恩情。
是恩情就不能不報,否則就是德行有虧,易遭人詬病——在現代,企業為貧困學生捐款,有些企業不過發幾千塊獎學金,便又是請媒體又是大肆宣揚,把學生窘迫又貧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