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對趙君德發難(第1/2 頁)
朝堂之上瞬間鴉雀無聲,大臣們紛紛低下頭,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觸怒了盛怒之下的皇帝。
房玄齡微微皺眉,心中亦是憤慨不已,卻也不敢貿然出聲。
他心裡清楚,李世民在秦王時期就對麾下士兵關愛有加,登基為帝后,更是將百姓的福祉放在心間。
在眾多災害之中,水患的危害堪稱最為嚴重,旱災時百姓尚有機會逃往別處求生。
可一旦遭遇水患,往往連逃生的路徑都被阻斷,只能深陷絕境。
李世民目光如鋒利的刀刃,冷峻地在大臣們身上一一掃過,沉聲道:
“溫愛卿,你可查出是何人負責此事?”
溫彥博神情凝重,疾步上前一步,回稟道:
“陛下,經臣多方查實,負責此次貝州黃河分支河堤修築工程的,乃是前貝州刺史趙君德。”
“趙君德?”
顯德殿內,張路、房玄齡與李世民聞言,皆將目光投向溫彥博,他們對這個名字實在是再熟悉不過。
雖說趙君德在鐵礦拍賣會一事上表現出色,可這並不意味著他犯下的過錯,就能被輕易一筆勾銷。
“好大的膽子!
李世民怒聲咆哮。
來人,即刻傳朕旨意,將趙元德革職查辦,打入大牢,朕要徹查此事,一個都不許放過!
但凡涉及其中的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嚴懲不貸!”
趙君德是自己得力的助手,若是將他關進大牢,且不說最終能否定罪,可他們眼下正在推進的諸多事務又該如何是好?
張路心急如焚,趕忙出列,為自己的下屬求情:
“陛下,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誤會?不如叫趙君德前來殿中問話,一問便知。”
王珪及其黨羽見張路挺身而出,不禁在心底冷笑。
他們暗自想著,你張路今日若不站出來,眾人還真拿你沒什麼辦法,既然你自己主動出頭,那可就是自尋死路。
諫議大夫王珪率先發難,高聲道:
“陛下,據臣所知,趙君德如今是張路京市監的屬員,張路此舉分明是想要包庇他!”
張路畢竟年僅十八歲,雖飽讀詩書,卻從未經歷過複雜的政治鬥爭,哪裡招架得住這般攻擊。
被王珪這麼一指責,頓時慌了神,急忙澄清:
“我只是希望陛下,能給趙君德一個解釋的機會!”
可這話說得太過模稜兩可,無疑是授人以柄。
王珪見狀,立刻乘勝追擊
“那你是覺得陛下,是個只會聽信片面之詞的昏君嗎?”
這罪名可實在是太大了,張路瞬間亂了陣腳,更加慌張起來:
“我...我沒有說。”
“那你就是這麼想的咯?”
王珪步步緊逼。
“我不敢,我只是......”
張路急得語無倫次。
“那就是說,你是這麼覺得,只是礙於陛下的威嚴,不敢想而已!”
局面愈發失控,張路被王珪逼得滿頭大汗,越解釋越像是在掩飾,一時間竟陷入了百口莫辯的困境 。
張路這個孫悟空,對於李世民還有大用,自然不能看著王珪繼續對張路犯難。
“夠了!”
李世民的聲音威嚴而低沉,瞬間打斷了王珪的步步緊逼,整個朝堂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氣斂息,等待著皇帝的裁決。
“王珪,朕豈會是不明是非之人?
張路不過是念及同僚情誼,求朕給趙君德一個辯白的機會,並無不妥之處。
此事關乎重大,貿然定罪絕非明智之舉。”
王珪心中一凜,連忙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