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先勝再敗(第1/2 頁)
蘇烈奇襲槽漁灘口,得手之後,甚至顧不得清理唐軍殘兵,便命令五十五軍一六三步營乘船西進,一六四營從陸路出擊,兩營齊頭並進,突襲和龍戍。
和龍戍雖然只是一個小戍堡,但位置卻極為重要。
此地扼守青衣水南岸沿江大道,往北便是一片開闊的衝擊平原。明軍若佔領此地,便能在青衣水兩岸列陣,相當於將刀捅到李世民的腹部。而且佔領和龍戍和北面的草壩裡,便相當於繞到名山防線的後面,能使得唐軍的名山防線不攻自破。
所以蘇烈恨不得飛越群山,搶佔此地。
可惜蘇烈失算了。
他能看到和龍戍的重要性,李世民自然也可以看到,他提前便在此次駐軍千人,以為兩線屏障。
李世民之前將西線都交給了權弘壽,畢竟他也認為權弘壽的防禦沒有問題。可是明軍出兵之後,他聽到斥候回報明軍之中有水師,李世民就知道麻煩了。
作為一個用兵大家,他很清楚權弘壽佈防上對於水路的疏漏,於是趕緊派人傳信權弘壽,讓他防止明軍從水路突襲。
等信使離開之後,李世民還有些不放心,又親率五千人馬支援槽漁灘口。
可惜李世民沒趕上槽漁灘口一戰,但是卻趕上了和龍戍一戰。
明軍的一五三營趕到和龍戍,便向此地發起攻擊。城中守軍不備,被打得連連後退,眼看和龍戍不保。
此時一五四營尚未趕到,戰場上只有一五三營。
而李世民這五千生力軍加入戰場,憑藉著兵力優勢,和守軍裡應外合,立刻壓制住兵力不足的一五三營。
明軍統帥是五十五軍副郎將趙同生。
此時的趙同生很清醒。唐軍據城而守,他們打的就是一個突然。而此時唐軍援兵已至,明軍已經不能再迅速拿下和龍戍,再打下去也不過是個消耗而已。
而且他兵力不足,再打下去還有被唐軍包圍的風險。
於是趙同生立刻下令從水路撤退
趙同生撤退及時,李世民又沒有充足的水軍,雖然無奈,只得眼看著對方離開。
此時蘇烈正在率軍清剿唐軍殘兵。
權弘壽兵敗之後,便企圖翻越山嶺逃走。但蘇烈早就命唐軍從大坪上一帶翻越山嶺,出現在唐軍的身後。
權弘壽率部奮戰半夜,卻是越戰明軍越多。他眼看無法突圍而出,又不願被明軍所俘,最後便選擇自盡。
此戰唐軍大部被殲滅,只有少部人向西潰逃,倖免於難。
蘇烈正準備派軍支援和龍戍時,便收到了一六三營突襲和龍戍失利的訊息。聽聞是李世民親自領兵,蘇烈便知道沒什麼機會了,也不強求,便下令三軍駐軍吳壩,清理戰場,穩定防線,等待再戰。
蘇烈雖然勝了一場,但他知道這一場僥倖的成分大,勝在敵軍對他們的實力不瞭解,否則不會贏得這麼順利。而李世民他很瞭解,那就不是一個會吃虧的人,定然準備全面反撲,所以自己必須小心應對。
李世民和蘇烈是同學,雖然沒有做過對手,但因為相處的時間不短,相互之間還是比較瞭解的。
李世民原本以為會對陣陳克敵,但蘇烈來了,他也不敢小心。
大家都是一個老師調教出來的,誰也不比誰差。
李世民到達和龍戍之後,第一時間便分兵前往北面的草壩裡駐防,防止明軍突襲自己的側翼。他很清楚,若是不能有效防範住明軍的水師,唐軍將隨時可能遭遇打擊,於是針對明軍的水師優勢,他又令人在打造了一批柵欄,插入江中,作為阻攔。
這些柵欄深埋入江中,露出水面約有兩尺。明軍的船隻一旦逆流而上,便會撞到柵欄,停下腳步,成為岸上的靶子。
如此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