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暫別(第1/3 頁)
第二日,隨著南安訊息一同到達的,還有章臨的信使。
王后本來也將章臨算作一個後手,西南軍若能準時,不出幾日就應該抵達桐廬,這樣他們便更有把握些。誰知現在南安戰況不利,他傳信來,卻說閩越動亂,他的人馬被隔於漳州!
“混賬!”王后實在忍不住,喝罵道:“耽擱如此多日,按律當斬!他章臨也是先王老人,難道這些事不懂麼?”
“流民動亂,將軍也是不得已。”信使幾乎五體投地地跪在王后和高徹身前。
“章將軍還說了別的麼?”高徹有些著急地問道。
“將軍他……我軍前些日子聽聞流民侵襲寶安,脅持寶安縣令和正在寶安巡視的朝廷御史……”那人困難地嚥了口口水,他長途跋涉至此,數日滴水未進,現在說話,就像喉嚨被刀割一般,但他還是繼續說道:“將軍希望陛下下令,讓他解決流民之患後再赴南安。”
“這什麼時候了!”王后起身,大袖翻飛:“不過是一群流民,怎麼就要耽誤他章大將軍的行軍呢?你回去告訴章臨,晚一日,便讓他提頭來見!”
“母后息怒。”高徹勸說道,接著問信使:“那流民是什麼情況?”
“去歲凍害,加之北胡兵災,大量難民南渡,益州本地原有失地流民所成的旁門左道,名喚‘穀神道’,兩相裹挾,竟隱隱有吞城拔寨之勢,成了些火候。今歲雨水稀少,眼看秋收納不上糧的,不少人在那穀神道信徒地煽動下,棄地離鄉,歸了那旁門左道,四處劫掠……”
“這怎麼早沒有聽聞!”現在高徹也急了。
“這,小人就不得知了。”那人再叩首拜道:“請陛下允許將軍暫緩行期,待解決流民之患後,再進京請罪。”
“母后,此間亦是事急,不若便如章臨所言。”他望著王后說道。
“陛下,閩越偏遠,即使一時有些不安穩,那都在其次,叛王現據南安,隱有謀權篡位之勢,這才是現下最重要的!”
王后並不退讓。
“先是齊王、臨淄王,又是寧王,現在閩越也有禍事起!”小皇帝抱著腦袋,好像不能接受一樣不顧形象地蹲在地上,馬上有太監上去想扶他,卻被高徹一腳踹開。
徐不讓本照常站在高徹身邊的蘇沁下首,剛才信使的話她也聽到了,此刻心中砰砰跳個不停。
挾持朝廷御史——雖然沒有指明,可昨日聽蘇沁所言,應該就是夏彥。
早些時候邱紀明就給她們說過有不少流民自西南來,自稱穀神道信徒,她應該當心的,她本該記得的!
早在他們南渡之時,路上救過的那隊人就說過想要去投靠穀神道。
但他們什麼都沒做,讓徐不讓降低了警惕,把這事拋在腦後。
王后本以為章臨能帶給她一個好訊息,現在這真是差到極點,她揮揮手,讓信使先出去,接著聽南安來使的訊息。
壞上加壞。
寧王軍攻入宮中,宣稱生擒了王豈之。
高喆佔領皇宮後,馬上宣佈王氏意欲篡國,扶植傀儡少帝,他才是天命所歸。
現在劉叔佟同孫茂發一邊收整兵力,一邊想方設法營救王豈之。
她一早提醒了王豈之注意高喆注意高喆!這蠢貨夜宿皇宮也不知是做了什麼!
王后努力深吸幾口氣,壓下喉頭腥甜,看了一眼殿中眾人。
最後目光落定在蘇睦友和梁王高詹身上。
蘇睦友也發覺了王后的目光,但他瞥了一眼不動聲色的蘇沁,就那麼冷冷站著。
楚國擁兵十萬,當初南渡,正是楚國雄兵前來救駕,才沒讓北胡跟著打過江來。
高喆哪怕有豫州和寧州之兵,也未必是楚國的對手。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