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塵埃落定(第1/3 頁)
十月底的時候,寶安這邊的事大致就忙完了。
能有安穩的日子,又有誰喜歡打家劫舍呢。
徐不讓先遣排出的兩隊禁軍守著兩地糧倉,等到時候去開倉振糧時,非常有效地防止了糧倉“走水”的事故。
夏彥看著搬運出去救濟賑災的糧食,再看看門口地上的血跡,搖搖頭面色灰暗。
“舅舅也不用覺得難過,這查糧就走水的傳統倒也不止我大堯一朝的習慣,我也不覺得這‘好習慣’能在我朝終結。”徐不讓坐在一旁的柵欄上,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瑟瑟發抖的糧倉衛兵。
其實這些都是小蝦米了,就算真有點子手腳不乾淨,所耗也不過百之一二,真正的碩鼠,卻是隱於其後,蠶食百姓的。
為富不仁蠶食土地的鄉紳,為虎作倀魚肉百姓的官吏,倒行逆施從中謀利的朝臣,這一條線上,越是往後越是禍國害民。
可越是往後就越是難以扳倒拔起。
夏彥來此,就是為了此事。
有聖旨手諭,有五十禁軍護衛,加上章臨的部隊控制住了各個州縣之間資訊的流通和往來,夏彥此次查案是前所未有的便利。
可他越查越是心驚,僅僅兩州三十二縣,錢糧虧空竟高達四十餘萬兩黃金。
這下連徐不讓也說不出安慰的話語。
這日看著夏彥派出信使回報京中,徐不讓也有些急。
“這樣查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讓御史臺和戶部再派些人來吧。”
夏彥點點徐不讓的腦袋:“眼下京中也是慌亂,況且此事從頭到尾由我一人主理,你說這兩處派人來,也不知是幫我還是給我添亂。”
前些日子他們收到京中已然安定的訊息,寧王撤回寧國的路上不知被誰毒殺,兩州兵馬群龍無首,很快便投降了,梁王不知是何原因,也瘋了去。
這下高徹的王位,大概再無人可覬覦。
再下來,就只有齊國那邊的叛亂了,那也只是時間問題。
眼看著四處內亂安定,前線對北胡不久後就應該有一場大戰,她還在這每日陪著夏彥看賬本,看卷宗,這怎麼可能不急。
所幸還有羅弋陪著她,再加上鄧榮昌也識字會算數,穀神道的一些人能幫著粗篩,他們的活也能稍少些。
“徐姑娘,今日信使來過了嗎?”蔣福粥廠那邊的事應該忙完了,正拿著一堆木頭農具往回走。
“來了,有舒道長的信。”徐不讓從袖中抽出一封信遞給蔣福。
“真是多謝。”少年拿了信,卻不急著回去,與夏彥、徐不讓一道往衙門走,為了方便查閱資料,現在夏彥住進了福州城衙門,而舒道士和蔣福都住在城中一個道觀裡。
“今日查出些什麼嗎?”他憋了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只能胡亂尋了個話題。
“越查漏洞越大,光是看賬本就讓人眼瞎。”徐不讓皺眉道。
“這樣麼……”蔣福又絮絮叨叨說了些粥廠的所見所聞,什麼屋子頂棚看著不結實,布粥時有些身強體壯的會插隊搶食。
他本是隨意說說,哪想徐不讓認真道:“明日我派幾名禁軍士兵去粥廠,你有什麼需要做的事,吩咐他們就好。”
“啊?不用,不用……”
“你不用,但粥廠是賑災救急百姓的,不能耽誤片刻。”她正色道。
走到衙門門口,夏彥笑眯眯地說道:“這進去就不用送了,小道長快去把信送給舒道長吧。”
徐不讓看著蔣福的身影有些納悶:“舒道士精通道法、醫術、農術,他這徒弟卻不太識字,有點奇怪吧。”
“他本是黔中的苗人,不識漢字倒也正常,不過他也不是全然不認識,只是你嫌棄他粗篩算出來的賬本錯漏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