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第1/2 頁)
簡單一句話概括起來說,他們都成了那兩個事件的受益者。十幾年來,他們一直在靠那兩個事件混飯吃。依靠&ldo;大久保&rdo;的故事,可以換來美酒佳餚;用釆訪過&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事件&rdo;的經歷,可以使年輕記者俯首帖耳。
&ldo;渾蛋,你是能夠成事兒的人嗎?&rdo;簡直成了他們的口頭禪。簡直就像得過奧運會金牌似的,就算以後再也沒有出過好成績,一輩子都能冠以&ldo;奧運金牌獲得者&rdo;的頭銜。不管有沒有作為一個記者的能力,只要脖子上掛著&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事件&rdo;的金牌,就能在報社裡挺著胸脯橫衝直撞,儘管那塊牌子,已經是鏽跡斑斑了。
在&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rdo;事件中,分別擔任釆訪組長和副組長的追村和等等力,如今都是報社的中層幹部,當時有幸在他們的領導之下,進行取材的悠木和雅、岸本和田澤,也都沾了&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事件&rdo;的光,直到今天仍然是英雄。
古老而美好的&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事件&rdo;時代,恐怕將於今天晚上結束了。世界航空史上最大的事故,在一瞬間使以前的金牌黯然失色。
悠木和雅覺得:自己有一點點沮喪,但是值得高興的是,他很快就戰勝了這種沮喪的感覺。他好像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呢,等了13年了。在他內心深處的某個角落,早就為靠&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事件&rdo;的報導,支撐門面而感到羞愧了。
編輯部主任粕谷現在,心情一定很複雜吧,早早就任命悠木和雅擔任&ldo;全權&rdo;負責報導的人,他並不單單是為了明年春天,對悠木和雅的工作安排墊底,更是為了用悠木和雅牽制,影響力越來越大的追村和等等力。只因為當年擔任社會科科長的粕谷,因為分工不同,沒有能夠採訪到&ldo;大久保聯合赤軍綁架事件&rdo;,如今都控制不了追村和等等力了。如果讓悠木和雅成功地組織了,對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失事的採訪,追村和等等力還敢那麼猖狂嗎?這叫一舉兩得;既用枷鎖鎖住了悠木和雅,又可以抑制追村和等等力。
&ldo;必須親臨現場!……&rdo;悠木和雅心裡想的,就是這一件事。
不論發出了多少有用的命令和指示,如果沒有親自到過現場,就等於你沒有採訪過這個事件。作為一個記者,只有親臨現場以後,你才可以自豪地說,我採訪過這個事件。
安西耿一郎的笑容,忽然出現在了悠木和雅的眼前。對於安西耿一郎來說,他的現場除了沖立巖,沒有別的地方。雖然沒有來電話聯絡過,但是可以肯定,他一個人坐上火車,已經直奔沖立巖了。從時間上來推算,他已經到達土合火車站了。現在的他,大概正在哼著動畫片《明天的丈》的主題歌,扭著螃蟹步,呱嗒呱嗒地朝登山嚮導中心走呢。
要是安西耿一郎在這裡就好了。
就算是現躉現賣吧,佐山副組長說得很對,如果飛機沒有墜落在群馬縣境內,群馬縣的記者到長野縣去採訪,也不會被冷落的。明天太陽一出來,肯定會有不少記者進山,向現場進發。但是,現場是跟谷川嶽相匹敵的高山,如果不是人們經常爬的山,恐怕連登山道都沒有。把沒有登山經驗的記者,往那種山上送去,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要是安西帶著記者們去,危險性就小多了。不,不但談不到危險性,如果各報社記者來一場競爭,看誰先到現場,安西帶領的記者隊,肯定是最先到達的。
明明知道沒有希望,悠木和雅還是撥通了安西耿一郎家的電話號碼。悠木和雅沒有如約前往火車站,安西心裡一彆扭,就轉身回家的可能性,也不能說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