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荀謝閒談周國局勢(第2/2 頁)
下領主世界剛剛開始,到處宛若藏在迷霧之中,誰也不知道將來誰會定鼎天下。
這個時候,進行繫結,雖然有好處,作為第一個投資周誦的家族,必然會獲得極高的報酬。
但是,這也會讓謝氏陷入一個尷尬的地步。
“我明白你的意思。”
荀彧也沒有猶豫,接著讓謝安安心,荀氏看似有的選,其實能選擇的不多。
荀氏家族出了兩個文臣,雖然一個頂級內政,另一個頂級謀略,但是在這種大爭之世,必須要選擇一個明君輔佐。
自己想要成立大事,也不很難成功。
自己在領主世界內並非有著君主模板,在現世也並無底蘊,想要從成就君主的霸業也只能說九死一生。
看似是荀氏和謝氏選擇了周誦,不如說他們根本沒有選擇。
這一切的命運,從鄧禹找上他們便已經決定了。
如果當初他們兩族不選擇加入,結果只有兩種下場。
一種是被其他家族吞併,成為其成長的養料。
另一種則是成為其他君主與世家博弈的籌碼,最好的結果莫過於靠著功勞獲得名爵,最壞的結果也是家族傾覆。
而來到周朝則不然,當初他們與周誦地位極其不平等,一來,便可以掌控周朝大權,從而位高權重。
世家與周誦不平等的地位很快就被打破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算是陳群這種在朝堂貴為首輔的人也讓步了,控制廣大外藩的司馬懿和袁紹兩人也退步了。
,!
在外作戰的桓溫、鄧艾、謝玄連帶著他們身後的家族也退步了。
陳群看似首輔,位高權重,但這是眾人博弈的結果,看似什麼都能管,實則什麼都不能管,他的意見是世家多數人的意見,他只能扯著這張虎皮狐假虎威。
袁紹、司馬懿兩人當初在朝堂屢屢交鋒,司馬懿雖然明哲保身,但是也無法忍下去袁紹的步步緊逼,在司馬懿出入朝堂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沒法獨善其身了。
後世幾乎將他釘在了恥辱牆上,沒人能忍受一個你在前方拼命,他在後方捅刀子的人。
所以司馬懿的存在感始終是朝堂上最強的,他的一舉一動,都被眾人關注著。
兩人當初選擇開拓的方向就在明國邊境,這是當初沒想到的兩人直面明國,壓力可想而知。
只要周誦願意,隨時可以在兩人身後插一刀。
桓溫等人出征在外,糧草大權幾乎都在後方,三人所攜帶的軍隊,大多數都是從司馬家、荀家、謝家、桓家、陳家挑選的將士,足有五萬人,都是身強體壯、臂膂過人之士,有數次開拓土地,與野人交戰。
一旦損失慘重,彌補可十分麻煩。
而周誦經過數次開墾,得野人無數,有了龐大的人口優勢。
本來因為分散投資的世家子弟空出來的位置,都被後來歸順的現世人彌補了。
這些現世人雖沒有太多的才華橫溢之士,但是讀書識字能把政令貫徹下去就足夠了。
再加上本來遊弋在外的田單、樂毅兩名武廟十哲加入,更是如虎添翼。
:()我為周天子,分封天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