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流民(第2/2 頁)
這次流民的數量很多嗎,怎麼這個時候就要把里門上鑰?”
點了下頭的張越輕聲回答:“我聽我阿翁說約有百十人左右,有從外縣過來的,也有咱們縣裡外鄉的,估計他們是在路上遇到了,一起到了咱們這裡。”
“不是說有開倉賑災和號召豪富之人借貸給他們嗎,怎麼還有這麼多流民?”皺起了眉頭的李安容不解的問,不由得猜測這些流民本就是沒有多少田地的人。
插好門栓的張越嘆了口氣講:“朝廷連年征戰,前年又在邊境設立了五個屬國安置匈奴投降的部眾,不僅要管他們的吃穿,還要提供馬匹牛羊給他們放牧,導致朝廷既沒錢也沒糧。再加上受災的人數有數百萬,豪富之人更不想出錢出力,即使有朝廷的獎勵,他們也不想平白貸出不少壞賬。尤其是那些發水嚴重的地方,水一時之間下不去,天也越來越冷,他們只能想法往外跑,不然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家人餓死、凍死。”
“但成了流民也不一定會有出路,他們沒有了戶籍,任何人都能隨意的把他們殺了。”李安容說著露出了悲慼的神情,也慶幸柳河鄉上的這次水災不嚴重。
,!
張越聽完長嘆一口氣,除非是朝廷下令讓接納流民,否則除了那些能生育的女子和年幼的孩子,其他人不可能會被任何一個鄉允許長留。
里門一連關了兩天後,鄉三老王勝和張福先是逐一登門,要田地在一百畝和一百五十畝之間的人家捐出粟米一石,菽和黍米各半石;再挨個拜訪五井裡中田地在一百五十畝以上的人家,要求他們每家捐出兩石粟米、一石半菽和一石半黍米,用來救助那些被分別安置在河伯祠、高禖祠附近的流民。
看著跟在王勝身後的兩個手執卜字戟、身著皮甲的兵卒,識趣兒的宋雲珠沒有說一句廢話,趕忙和李安容一起把東西抬上了由官奴趕著的牛車上。
這時的牛車上已經堆積了將近二十袋糧食,估計再去一家,牛車就被裝滿了。
在一行人離開後,宋雲珠不由得嘆著氣感慨:“足有一百多人,這些糧食哪裡夠?如果只靠咱們這些人家出糧食,哪裡填的滿這個洞?這一次勉強能收上來,等到下一次肯定有人不會交的。”
從李平那裡聽了一些訊息的張沅走過來勸慰:“嫂嫂,我聽我阿母說不會讓他們長留在這裡的,一是沒有能力供給那麼多人,另外是怕生亂子。我阿母還說,鄉三老想著讓各閭里中未娶新婦的男子,去那些流民中尋合適的女子娶回家,這樣不僅讓她們的親屬得了能活下去錢糧,也能讓那些家境不太好的男子解決掉娶親之事,算是一舉兩得。”
:()漢時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