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散財童子(第1/2 頁)
討論了一會兒,大家接著看朱棣採取的執政措施,為了恢復經濟採取了哪些措施,對外擴張取得的戰果等。
看完這些措施,部分人覺得這可以驗證他們的看法,朱棣確實還是一個合適的皇帝的。
接下來是朱棣的過。
【15世紀的明朝,經濟繁榮,實力雄厚,是世界上一大強國。朱棣實行積極的外交政策,派鄭和下西洋。】
【主要是為了向外國展示明朝的富強,提高明朝在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時也和海外國家交換奇珍異寶。】
【鄭和七下西洋,規模浩大,給海外國家帶去大量的金銀貨幣、優質絲綢、瓷器等。這些東西部分用於慷慨送禮,展示大國風範,一部分為了貿易。】
【朱棣大規模用兵、派鄭和下西洋以及遷都等事宜,給百姓帶來了沉重負擔。導致民亂、農民起義時不時發生,因為削藩不徹底,為其死後漢王叛亂埋下了伏筆,可以說有點好大喜功的。】
西漢。
劉徹:有點想收回剛剛對朱棣的評價了。
好大喜功,劉徹承認自己也有這個毛病,誰不想自己當皇帝的時候,國土面積大、經濟富強,在歷史上寫著漢武大帝幹了哪些哪些大事?
可看了這麼多歷史,劉徹也明白了,這樣完美的皇帝是沒有的。
不過朱棣是不是有點離譜了?
明朝的海航技術這麼牛,出去就為了和別的國家交朋友,有沒有搞錯?
用那麼多金錢換回來的東西,香料、檀香、寶石、象牙,這聽起來就很虧好不好?
即使不能掙錢,起碼也不能虧損啊!
看看,這個鄭和出去後還給那些國家送東西。
生意是這麼做的嗎?
這是慷老百姓的慨,回來的供品倒是你朱家收了,對於整個國家有什麼實際應用沒有?
越想越覺得奇葩,劉徹沒忍住發了彈幕。
【西漢劉徹:朱棣,你是散財童子嗎?派鄭和出去散財?這麼做生意不虧嗎?你們大明國庫真是充足。】
明朝。
朱棣看完自己的過,想看看有沒有人在彈幕上說他。
結果一抬頭就看到劉徹說的話。
朱棣被劉徹的話噎到了,什麼東西?散財童子?
經過後世的語言洗禮,朱棣現在知道劉徹說的散財童子肯定不是好的那個意思,這赤裸裸的諷刺,朱棣能感覺出來。
他有點不服這種說法,他是為了展示國威好不好?不光是送錢的。
用裴姝他們時代的話講,他也是為了向海外國家秀肌肉啊!
而且鄭和也帶回來很多東西好吧。
不過被劉徹這麼說,朱棣反思了一下,難道大明真的虧了?
不回覆劉徹的話也不好,他在彈幕上簡單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不曾想,等朱棣發完後,有人在彈幕上匿名諷刺:
【明朝一片小瓦礫:你們老朱家倒是不虧了,虧的是我們老百姓的錢好不好。你拿出去的錢不是我們老百姓的稅收?永樂大帝,少幹一點這種事吧。】
發彈幕的是明朝正統時期一個名叫葉宗留的礦工,這個時期的皇帝為了得到白銀,拼命壓榨他們礦工。
他們都快過不下去了。
為什麼他的匿名稱呼是一片小瓦礫呢?是因為他在裴姝的時代學到了一個詞,韭菜。
這個詞是他無意間聽到的,可能很多人都沒注意到。
這幾天葉宗留瘋狂思考後世關於人民的問題,他們老百姓不是一無是處的,大明只靠那些王公大臣就夠了嗎?
王公大臣吃的是他們自己種的嗎?穿的衣服是他們自己織的?用的碗是他們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