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挖得動嗎(第1/2 頁)
“拒絕了?”
郭曉東午休後回到公司,從下屬那兒確認了四十二的回覆郵件。
負責跟進這一事項的仍然是那位叫做tiya的女員工:“是的,從收到郵件到回覆,他們只用了兩個小時四十分鐘。”
無論回覆結果如何,天海會透過回覆時間去揣摩對方的真實態度,分析方案能夠繼續下去的可能性。
三個小時不到?未免也太草率了吧。
是太年輕氣盛處事魯莽,還是真就一點兒想法都沒有的果決?
這麼大的事情怎麼著也該好好考慮一下的,又不是在談今天晚上吃什麼,這是一個能完全改變他們公司命運的機會啊。
這群做單機獨立遊戲的不知道網遊市場規模?不知道天海的現今的勢頭?不瞭解天海入股後能為他們帶來多大技術上和市場上的幫助?
哪怕你上網查詢一下天海現如今涉足了哪些領域,旗下有多少個工作室,研發和運營中的有多少個專案,這些專案用到了那些技術。
隨便跟管理層的人討論一下,也不止兩個多小時吧。
未滿25歲的年輕人啊,公司不是這麼做的。
郭曉東代入能力不低,甚至都有些恨其不爭。
之前不是沒有其他公司拒絕過天海的入股提案,但這麼快就直接拒絕的這家四十二是頭一個。
“他們有說任何理由嗎?”他又問道。
tiya道:“有兩條,第一點是說單機市場現在風險很大,尤其是國內,擔心投資方賠錢,不好交代。第二是說市場現在盤子還太小,他們無意研發高成本高技術含量的專案,只想按照他們自身節奏慢慢發展。”
這都什麼理由,尤其是第一條!
擔心投資方賠錢而拒絕入股,誰會信啊,這麼為大公無私地為別人考慮嗎。
他甚至有點想笑。
按照郭曉東的個人習慣,他首先會去分析對方為什麼會拒絕。
一般這種小公司最大的原因就是害怕被天海這樣的巨頭干涉他們內部決策,搶佔專案主導權。
這一點確實可以提前清晰闡明。
首先決策上天海肯定要參與的,這點毫無疑問,包括後面做什麼專案,否則你要任性下個專案給整個連連看,消消樂啥的,這些東西不是天海入股後想得到的。
但立項之後,具體怎麼去做不會干涉,四十二完全可以自由創作,畢竟是看中了對方的設計能力,不然也不會有這個方案。
至於今後四十二所有遊戲的發行運營權,這一點也是肯定要握在手中。
四十二以後的遊戲必然不能繼續出現在ar上,只能是天海即將對外公佈的fg(fa)平臺。
當然一個新平臺要在世界範圍內挑戰ar依然任重道遠,會降低對方後續專案的收入,但這一點上天海自可以透過資金和技術的方式進行彌補。
“你們再發一封郵件。”郭曉東對tiya道,“這次可以透露一些細節,比如金額。”
在天海內部加上合作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於四十二的現階段估值達到了58億元,畢竟只是一家成立不到半年且沒有核心技術也只有三十多人的“行業新人”,這已經是計算了他們在世界範圍內口碑和人氣這類虛擬資產計算的“溢價”結果。
天海本次欲現金注資15億佔股258,並且後續還會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與市場支援。
條件已經很優渥了。
稍稍透露一下這些內容,做生意,得看誘惑夠不夠大。
“你忙,我先去趟人事部。”郭曉東轉身往電梯口走去。
一套方案總是要有多管齊下的手段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