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赫赫盛漢”(第2/3 頁)
劉陽為皇太子,改名為莊。”
劉莊在擔任太子期間,更加表現出其非凡的才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在對待南北匈奴的主張上。
劉秀半生戎馬,最終重建漢朝,因為國力的不足,劉秀被迫一改武帝時對匈奴的戰略,由主動進攻轉為積極防禦。此後經年,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匈奴主動要求內附,光武帝劉秀冊封南匈奴的權貴們,而且還和他們和親。這在以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維持了北方邊境的和平,為東漢的逐漸崛起提供了良好的邊部環境。北匈奴看到東漢和南匈奴和親,也要求和親。時局未明之前,劉秀一時難以決定,於是和公卿們商量。
當此之時,朝堂之上均以為與北匈奴和親可以化解過去結成的仇怨,而且還可以自主選擇與南北匈奴的和戰關係。與南匈奴戰則聯合北匈奴,與北匈奴戰則聯合南匈奴,誠可謂是驅狼搏狗的妙計。以此推之,漢室天下當可立於不敗之地。唯有劉莊不以為然,他分析,北匈奴因為南匈奴內附漢朝,並且與大漢朝和親所以害怕我們,如果我們不攻擊北匈奴,又和他們和親。不但北匈奴不再懼怕我們,南匈奴也會對我們有二心,因此,漢朝應該拒絕與之和親。聽完其分析,光武帝劉秀深感有理,於是決定不和北匈奴和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原陵。
四野一片白色,舉目全是哀聲。在這原陵之上,莊嚴肅穆,悲涼如風。原陵又名漢陵(今洛陽市北20公里處的孟津白鶴鄉)。俗稱“劉秀墳”,顧名思義,就是漢光武帝劉秀死後的陵寢。此前二月,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駕崩,舉國上下一起為這一位英主致哀。
劉莊攜百官一道,為先皇守孝,夏四月丙辰日,劉莊開始頒佈其繼位以後的第一紙詔令,基本內容有以下幾點:
1.表謙虛謹慎之意。劉莊自稱為年輕晚輩,遵照旨意繼承漢之大業,因此每日從早到晚都驚恐不安,不敢荒疏懈怠貪求安逸。他承擔國家命運,繼續奉行先帝的體制而以文德治理國家,有如不知種莊稼的艱難,唯恐出現失誤。而先帝之恩德普照天下,其德行能與古代的聖帝明王等同,協和萬邦之眾,達上通下,恭敬地祭祀百神,施恩惠給鰥寡之人。
2.謀求公卿大夫百官乃至天下百姓之助力。為此,劉莊不惜大肆賞賜天下眾人。同時大赦天下,曾經的罪犯都被放出,曾經因為戰亂被擄掠的婦女重新獲得自由。一部分被貶官吏還能夠官復原職,賞賜金銀。封侯拜將,如拜鄧禹為太傅,劉蒼為驃騎將軍。又如封趙熹為節鄉侯,李?為安鄉侯,馮魴為楊邑侯。
3.完成先皇喪葬事宜。派太尉趙患在南郊祭天告知先帝的諡號,派司徒李欣安放先皇棺木,派司空馮紡率領五校兵士負責覆蓋黃土為墳事宜。
他向天下明言,如今上無天子,下無諸侯首領,猶如要渡過湍深的河流卻沒有船和槳。帝王之位責任重大,而自己年輕,才疏學淺,確實需要有賢德的人來輔佐幫助自己。
劉莊不可謂不高明,在他即位之後,充分地分析了天下大勢和國家局勢,並結合了百姓和文武眾臣的考量,不失時機地頒佈了這一紙詔令,此詔令一出,立刻引起了巨大而積極的反響,使得朝野內外,文武同德,上下一心。
政局交替時的國家,終於穩定了下來。一時間,漢朝不僅在戰爭中取得了一些勝利,同時以輕徭薄賦為核心的各項政策也相繼出臺。
這年秋天九月,燒當羌人因為不滿當地官員的腐敗和傾軋,遂舉兵反抗,侵犯隴西郡,大軍一路士氣如虹,在允街縣一戰中,漢軍數千兵馬不敵燒當羌人,守城不足一天,就全軍敗退,城池也被燒當羌人的軍隊奪取。
當此之時,劉莊及時瞭解了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