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4/5 頁)
了一個五樓的朝陽房留了下來。專門給閆立強準備,這裡將是強華科技軟體部的發源之地。
“嗯,不錯。怎麼有這麼多桌子,哦,你還幫我找了好幾個學生,忘了忘了。你在燕京不是還有一臺電腦。先拿過來吧。”
閆立強的那臺286沒跟他們一起走火車,單獨裝了箱子跟著九十九軍來燕京開會的汽車一起過來。
“你先坐,我去幫你找人。”
李建出門而去,小型裝置跟不需要大型裝置的實驗室設在五樓,是因為沒有電梯,搬運大型裝置不方便,現在條件所限,不能安裝電梯。將來新建強華實驗大樓的時候,一定得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
到了光通訊專案組。剛推開門,就看到整個專案組的同學都在,而且氣氛似乎跟外面的熱烈不大搭調,好像有些凝重。
導師姜思成站在最前方,手裡拿著一根石英纖維,正在訓話,
“搞研究的就要腳踏實地,你們光看到人家搞出來了成果很風光,有記者拿著照相機咔嚓咔嚓,還能上科學上自然,可是你們看到人家低頭研究的時候了麼,你們看到人家不眠不休的趴在實驗臺上看資料搞分析了麼?沒有無根之木,沒有空中樓閣,所有的事情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完成的。”
姜思成舉起手中的石英纖維,
“就算是我們系裡的天才李建,你們覺得他一拍腦子就能提出來這種加稀土的光纖?這需要多少材料學方面的知識你們知道不知道?我們現在做的課題,如果投到科學,投到自然,你們覺得會不會發表,會不會引起世界轟動,要做就要做好,就要做全面,我們用了人家強華的實驗器材,跟人家搞合作,就要對人家負責,不能這邊把論文寫出來了就扔到一邊,你看看你們,都跑出去湊熱鬧,湊什麼別人的熱鬧,等我們這邊出了成果的時候,站在舞臺中間不比站在舞臺下面風光的多。”
“開工,光纖不能工業化生產規模化製造,他的作用只能體現在實驗室裡,我們爭取把小規模生產實現,然後向大規模生產推進,這樣才能實現強華跟我們合作時候提出來的產學研一體化,如果不是跟林開合徹夜長談,我還真沒去考慮應用對科研的反向促進,我們在象牙塔裡的思想受禁錮了啊,不走出去不行,就好像那些國營大廠一樣,拍拍腦袋就生產出來一種電機,轉速電流電量都不考慮應用,結果送到應用廠家去,當地電壓不穩,三兩天就燒壞,後來人家就寧可花大價錢去買了日本牌子。”
李建本來想進去找李雲聰,見這個情況,只好從門縫裡退了出去,又去找了鍾自強等人,跟他們說了要把電腦搬到五樓去用,晝夜供電,鍾自強、王洋等人自然沒有意見,最近這段時間,白天他們在實驗室做實驗,到教學樓學理論知識,晚上就排好了班,利用晚飯後到熄燈前的一段時間來用電腦。
他們用286可不是打遊戲,什麼lol、cf、wow這個年代還沒有出現,甚至連挖地雷跟俄羅斯方塊這個時候都還沒有。
他們用電腦的初衷,是想做模擬實驗,可是等286到來之後,他們的興趣變成了設計程式,然後快樂的看著那些程式一個個的實現。
“有沒有興趣加入軟體專案組?”
“軟體組,學校的麼?我們還得做實驗,沒那麼多時間啊。”
“強華的,就是跟那個林開合一起……”
“我去,林開合除了材料還懂軟體?”
李建面對這樣的對話無力的點了點頭,
“林開合不一定懂,我說的是跟林開合一個機構的,強華實驗室軟體專案部的閆立強,放心他將來的水準不會比林開合低。”
“去,我去,還給錢不?”
鍾自強舔著舌頭,像極了餓了三天的狼。
“有成果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