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贊秘密星球(第3/5 頁)
左右/立方厘米。
表面溫度:表面溫度在 -220c以下。
大氣:主要由氮氣、甲烷和一氧化碳組成。當它靠近太陽時,其表面的冰會升華(直接從固體變成氣體)暫時形成稀薄的大氣層,存在霧霾顆粒,會散射藍光,大氣在冥王星引力(大約是地球的6)作用下其大氣高度比地球大氣層高得多,大氣氣體存在的高度已被追蹤到1670千米,並且沒有明顯的上限。
結構:可能由70的岩石和30的水冰的混合物組成,內部可能有一個被水冰地幔包圍的岩石核心,甚至有證據顯示其內部可能存在液態水海洋層。
表面特徵:表面具有山脈、山谷、平原和隕石坑等地形,其地表溫度可能低至 -247 - -233c ,表面沒有很多寬度小於8英里(13千米)的小隕石坑。
衛星:
已知有5顆衛星,分別為卡戎(charon)、尼克斯(nix)、許德拉(hydra)、科波若斯(kerberos)和斯提克斯(styx)。
探索歷程:
冥王星是一顆還沒有太空飛行器訪問過的矮行星(在新視野號之前)。
2015年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航天器成功飛躍冥王星,並拍攝到冥王星主要特徵的照片,以及採集到關於其體積等資料
四、和太陽系類似的恆星系舉例(這裡的類似是相對概念且從不同角度):
開普勒 - 90 恆星系:
位於天龍座方向大約2545光年處。
其主恆星開普勒 - 90是一顆與太陽同種型別的黃矮星(質量是太陽的大約113倍,體積是太陽的大約12倍)。
擁有8顆行星(最初只發現7顆,2017年找到第8顆),其中靠近主恆星的三顆都是和地球類似的岩石行星(開普勒 - 90b、開普勒 - 90c、開普勒 - 90i ),後面幾顆可能是岩石行星或迷你海王星(類似海王星結構但質量小),最後的兩顆(開普勒 - 90g 和開普勒 - 90h)是氣態巨行星。
kepler - 11恆星系:
距離地球約217光年,位於天琴座。
擁有6顆行星,最小的行星比地球還小。
行星軌道非常接近,週期也相對較短。
,!
trappist - 1恆星系:
距離地球約40光年。
中心是一顆紅矮星(表面溫度2290攝氏度,遠低於太陽)。
有7顆類地行星環繞。其中trappist - 1e 剛好位於恆星宜居帶內,科學家推測這顆星球上存在液態水和大氣層,但不確定是否被潮汐鎖定;其他幾顆如trappist - 1d 是由岩石和金屬組成;trappist - 1f和trappist - 1g 可能被一層堅硬的冰覆蓋;trappist - 1h 上存在大量固態水。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太陽系在宇宙中是獨一無二的,這些恆星系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如恆星型別、行星數量、有處於宜居帶行星等方面和太陽系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在很多細節、演化歷程等方面必然存在著巨大差異。
在八大行星中,火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一般指微生物)或曾經存在過生命的行星之一。
火星具有一些與地球類似的特徵,比如存在水冰、適宜的溫度範圍等,這使得它在尋找地外生命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當然,目前對於其他行星是否存在生命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科幻開啟第二個五行之旅”具體所指情境,如果從以下一些角度理解可以有以下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