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軍事改革(第3/5 頁)
量還互相混雜,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到處都是各種出身的軍頭。
並且在赫梅引入哈克蘭勢力之後,動員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已經變成了一團不知道怎麼讓人理清楚的亂線。
所以赫梅要重新搭建體系,他打算引入尼弗迦德的師旅編制。
要想對軍制進行大改革,那得對整個體系動大手術,這是萬萬搞不得,這也是為何,赫梅專注於對編制和體系的整頓。
赫梅直接一次性弄出來了七個師,各師番號則按照亞甸各地的地名命名。
按照各地來命名部隊也是有原因的,赫梅有意給予地方更多的權力,而這就是一個分享權力的渠道。
當然了,關於軍隊控制之類的東西是絕對不可能給出來,但是很多無傷大雅的權力都可以給,赫梅視這些權力為雕花的蘿蔔,但這些雕花的蘿蔔足以吸引很多人站在他的身邊。
這便是赫梅的執政風格,他願意給地方放一些無傷大雅的權力,以拉進和他們的關係,並從他們這裡換取更多的力量。
畢竟,對從來無法參與這個等級權力遊戲的人來說,哪怕是雕花的蘿蔔,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每個師編制四千人,當然了,肯定是不滿編的,實際上當前每個師也就千把人出頭。
至於為什麼是這樣,那是為了日後的動員。
待到來年春日,戰事必然再次激烈起來,赫梅動員的徵召民兵和貴族武裝到時候就塞入這些師之中。
到這七個師都被塞滿的時候,赫梅的手中就有了兩萬八千人,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部隊,就夠了三萬人。
當然,這裡是不包括哥薩克的,哥薩克那套體系還是獨立著的。
畢竟他們不是赫梅的臣民,都是以僱傭兵的身份來亞甸作戰的。
搭建體系的任務,自然是由萊奇茨基領導的總參謀部來完成,其中還有塞爾奇克坐鎮,有著白騎士在,沒有人敢反對這場改革的。
另外,德馬維時代的常備軍編制玩法也還在繼續。
對於表現出來了較強戰鬥力的民兵,赫梅分配給他們常備軍編制,每年都分發一定的補助,這有助於維持戰鬥力,並且最重要的是省錢。
其實以前的赫梅頗為看不起這樣的搞法,認為這太小家子氣了,但是當家之後就知道財米油鹽貴。
所以也果斷採用了這種他曾經看不起的辦法,折騰了一堆半常備軍,用更少的錢養更多的“常備軍”。
整頓的事情做得還算是順利,畢竟原來的亞甸軍隊被黑衣大軍打得足夠散,赫梅又在一系列戰功之中確立了威望,再加上塞爾奇克這類老派人的支援,自然是無比順利。
而在整頓編制的同時,亞甸也發生了一波軍備變動,這變動主要就是指裝備火繩槍。
在溫格堡之戰與焚神塔之戰中,火繩槍已經體現出來了它們的威力。
眼下火炮沒個幾年搞不出來,市場上出現的火炮也沒有多少,但是火繩槍好搞啊。
這種火槍的製造工業本來就不算是秘密,至於那最複雜的槍擊裝置,其實也是看個幾眼也差不多明白了。
更別提,護國公政府還在主動大規模出售火槍——赫梅可是在入主溫格堡之後,就在為此而準備了。
各地民兵和貴族都購入了火繩槍,裝配他們計程車兵,並且當地鐵匠也開始模仿打製這樣的武器,
一時間,火繩槍用一種極快的速度擴散開來。
不過從護國公這裡購買火槍最多的,其實不是亞甸人,而是北方諸國。
在亞甸人於戰場上證明了火繩槍的威力之後,陷於戰爭的各國自然來尋求這種武器。
同時,他們還對火炮非常感興趣。
只不過赫梅很少賣火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