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型塘公社衛生院(第2/2 頁)
敢拿大?
“嚯,柯院長,咱們衛生院的實力夠強的,各科醫生都齊全了,咱們這還能接生孩子?”
陳棋想吹棒幾句,卻被柯院長自嘲的揮了揮手:
“別看科室分得細,其實真有病人了,誰也不分科,該怎麼看就怎麼看,說白了就是全科。接生當然可以呀,不光可以在衛生院生,我們這位莫醫生還可以去家裡給村民們接生。”
陳棋衝那位中年婦女笑了笑:“厲害厲害。”
那位莫醫生看來是個快言快語的人:
“厲害什麼呀,陳同志你是不知道,咱們可不像你是中專高材生,我們都是沒文憑,沒上過學的。像柯院長和李醫生也就年輕時跟師父學過一段時間中醫。
像我們這幾個,都是招工進來短暫培訓一下就直接上崗了,所以懂的都是皮毛,不能跟你們這些正規軍相比,今天你教縫合術可不能藏私哦。”
呵呵呵,院子裡眾人都是一陣輕笑。
1981年公社衛生院的現狀,幾乎沒有正規科班出來的醫生。
哪怕是柯院長自己這個“師承”,承的也是當地的一個草頭郎中,這要是在後世,連執業醫師考試資格都沒有。
七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畢業後基本上都留在了省城或地區大型醫院。
衛校的中專畢業生都安排在了縣醫院一級。
鄉鎮公社一級的衛生院,幾乎很少有中專生分配過去。
沒辦法,人才不夠用啊,分配不過來。哪怕有,也是幾個中心鎮衛生院才有,就這,已經是發配邊疆,估計在學校裡得罪哪個老師了。
所以鄉鎮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來源,一般都是採取兩種方式。
一種是傳統拜師,也就是拜醫院的醫生為師父,師父帶徒弟,這種就算是業務骨幹了。
還有一種就是在社會青年中去招工,或者父母退休子女頂職,這些人進了醫院後,沒有一點醫學基礎,怎麼辦?
那就開展短期培訓,給你三個月時間,頂多半年,白天跟著其他醫生學習用藥和診斷,晚上自己看書。
後來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也會送到“職工衛校”去脫產讀兩年書。
這種職工就幸福了,因為他們上學都有工資拿的,拿出來的職業中專文憑國家也承認,就是一個班級裡,年紀有大有小,不一定是同齡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