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集團公司(第2/8 頁)
以找到那個完美的平衡點 。
都說婚姻是兩個人攜手走過漫長歲月的約定,這一路上,或有暖陽相伴,或遇疾風驟雨,其中的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這紛繁複雜、光怪陸離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沿著自己獨特的軌跡前行,生活狀態大相徑庭。
瞧瞧那些在各個公司身居董事和經理高位的人,他們身著筆挺的西裝,腳蹬鋥亮的皮鞋,在寫字樓的玻璃幕牆間穿梭。會議室裡,他們口若懸河,憑藉著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果敢的決策力,在談判桌上縱橫捭闔,拿下一個又一個重要專案,在職場上叱吒風雲,事業做得風生水起,成為眾人眼中的成功典範。然而,當他們結束一天的忙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面對空蕩蕩的房間或是家人疏離的眼神,那事業上的輝煌,卻往往難以掩蓋家庭生活中的遺憾,內心的孤獨與失落,只有自己最清楚。
把目光投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簡單質樸,日子圍繞著柴米油鹽醬醋茶打轉。清晨,在菜市場的討價還價聲中開啟一天;傍晚,一家人圍坐在略顯陳舊但充滿溫馨的餐桌前,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飯菜。飯桌上,父母講述著工作中的趣事,孩子分享著學校裡的小煩惱,那份煙火氣裡的親情,是那麼的溫暖和實在,平凡的日子裡滿是珍貴的幸福。
可對於那些事業有成的人來說,情況卻截然不同。就像袁麗,她為了美麗達集團的發展,付出了無數的心血。無數個深夜,當整座城市都陷入沉睡,她還在辦公室對著電腦螢幕,分析著密密麻麻的資料,修改著一份又一份方案;無數個節假日,別人都在與家人歡聚一堂,她卻奔波在出差的路上,奔赴各個城市洽談業務。如今,她在事業上也算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公司在她的努力下穩步發展。
但在家庭方面,袁麗卻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她的女兒常涵,在學校休息回到家後,也只是會象徵性地和袁麗聊一會兒天。別的孩子回到家,會像歡快的小鳥一樣,親暱地依偎在母親身邊,摟著母親的脖子,給母親一個溫暖的擁抱,或是撒著嬌要這要那。可常涵卻不會,她總是禮貌又生疏,和袁麗之間的交流,總是那麼的客氣,彷彿隔著一層無形且難以穿透的屏障。
袁麗清楚地記得有一次,常涵放假回家,她提前好幾天就開始準備,精心挑選食材,照著菜譜,花費大半天的時間,滿心歡喜地準備了一桌常涵愛吃的菜,想著這次一定要和女兒好好親近親近,彌補平日裡缺失的陪伴。門鈴響起,袁麗急忙跑去開門,臉上堆滿了笑容。常涵進門後,只是簡單地說了句“謝謝媽”,聲音平淡得聽不出太多情緒。然後就默默走到餐桌前,安靜地坐下吃飯。袁麗坐在她對面,試圖和她聊聊學校裡的事情,“寶貝,這學期在學校怎麼樣?有沒有交到新朋友?”“還行吧,就那樣。”常涵頭也不抬,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著。袁麗看著她低垂的眉眼,眼神裡沒有那種對母親應有的依賴和親暱,心裡空落落的。那一刻,袁麗心裡的失落感如洶湧的潮水般將她淹沒,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為女兒付出了這麼多,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努力給她創造優渥的生活條件,可她們之間的關係卻如此疏遠。也許這就是所謂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吧,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道路上,袁麗不知不覺地失去了太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錯過了孩子成長的許多重要時刻,那些沒能參與的家長會、生日會,孩子第一次學會走路、第一次叫媽媽的瞬間,都成了袁麗心中永遠無法填補的痛 。
常涵身為00後,處在十幾歲這個充滿奇幻色彩又滿是叛逆因子的年紀,就像一本被密碼鎖層層鎖住的日記,旁人根本無從知曉她內心的想法。在那座豪華氣派的別墅裡,她獨愛三層那方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別墅三層的房間,佈置得極具個性。牆上貼滿了各種風格迥異的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