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第2/2 頁)
可能這樣做在某幾十年是不道德的,可在下幾十年又變成了道德。道德是流動變化的。
尤其,近代百年是思想大變革的時代,法理與倫理在這百年間經歷了無數急轉彎。這是思想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百年,也是我擷取這段史料的初衷。
所以,我安排左佑佑與卡勒布博士開展了數場針對道德倫理的對話。
我們討論倫理與法理的時候,本質上在討論社會規則。可放在變革百年中,社會規則的反覆急轉,顯然把人拋向無所適從的境地。
時代的激盪、生存的困境對人產生了一種人性上的拷問。
在這個維度上,&ldo;真實&rdo;就變得搖搖欲墜了。
由此,產生了裂隙:規則是既定的,可&ldo;人&rdo;是活生生的。由此引發的衝突,不僅僅是人與命運的衝突,更多的,是社會規則破碎、無法支撐、約束人的行為的時候,人必須面對自己的內心,在混亂的年代將內心放大,從而做出自己的選擇。
人遵從自己內心的驅使,在古希臘,有一個重要的詞叫&ldo;eros&rdo;,愛若思,愛欲。
這個詞顯然有點厚重。
於是我簡單定義為&ldo;偏愛&rdo;。
所以在這個巨變的百年,因為&ldo;偏愛&rdo;,書中的每個人都可以同時做出&ldo;合理&rdo;與&ldo;不合理&rdo;的舉動,
所以,我讓柏辛樹反覆告訴左佑佑,史學就是人學。人所有的,好的壞的,高尚的溫暖的,殘酷的卑劣的,歷史都有。
拉長到幾千年的時光中,沒有什麼永恆的、至高無上的真理。無論法理還是倫理,都是不斷流動與變化的,顯然不能作為支撐這個題材的錨點。
那什麼是不變的呢?是人。
所以,最後我決定把這個題材落在&ldo;人&rdo;上,或者更精準,落在&ldo;偏愛&rdo;上。
史學就是人學,而是人就有偏愛。
二、關於黑色幽默與荒誕
因為&ldo;古籍&rdo;這個題材比較&ldo;沉&rdo;,所以我希望用輕盈到近乎荒誕的方式,來解構掉這種&ldo;沉&rdo;。
市面上,認認真真介紹傳統文化的優質內容並不少,但大多比較&ldo;沉&rdo;。
問題是難以解決的,無論是歷史遺留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情懷如此沉重,看到最後,總是沉甸甸地壓在我的心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