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第1/2 頁)
&ldo;1939年中日兩個國家在打仗。&rdo;左佑佑儘量沒有用&ldo;抗日&rdo;這樣的字眼,&ldo;你叔祖父失蹤,可能加入了日軍呢。&rdo;
&ldo;不可能!&rdo;海川君激動地說,&ldo;我的叔祖父是留美學生,他厭惡軍國主義,崇尚自由與和平,是一位徹頭徹尾的和平主義者。&rdo;
左佑佑不太信。
&ldo;真的。&rdo;海川君想了許久,鄭重地說,&ldo;我家裡,儲存有許多叔祖父與柏傑生的通訊,他們是極好的朋友,而且互相幫助。&rdo;
&ldo;信?&rdo;左佑佑的眼睛亮了,&ldo;這些通訊,可以把掃描件給我看看嗎?&rdo;
海川君應允道:&ldo;可以。&rdo;
左佑佑發現海川君實在是一個單純得有點傻氣的人。
他就這樣滿口應允了左佑佑的要求,並且,居然沒有提出自己的交換要求,比如換左佑佑手裡的介紹信?
海川君見左佑佑對著自己若有所思,低聲說:&ldo;我的家族一直想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rdo;
左佑佑為難地說:&ldo;其實這事情不一定和柏傑生有關係,據我所知,柏傑生1939年去世了。一個生命走到盡頭的人,應該沒有為搶一批貨就去殺人的心思吧……而且,柏傑生去世以後,繼承柏家的的柏大殷,本質上是個熱愛購物的紈絝子弟,根本沒有經營商號的能力,接手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萬泰和號關掉了。不太可能去搶你叔祖父的貨。&rdo;
海川想了想,說:&ldo;我知道。但就算無法還原當年的事實真相,如果能找到叔祖父海川亮的墓,帶他回日本,讓他在天之靈回家安息,也是很好的。&rdo;
就這樣,左佑佑、姜世欽、海川君和卡勒布博士,組成了一個奇形怪狀的中韓日美偵探團,共同殺向了山東海關檔案。
左佑佑忍不住問海川君:&ldo;你為什麼要來看山東檔案?1939年,萬泰和號的貨輪應該去向上海港口,你應該去找上海的記錄才對。&rdo;
海川君說:&ldo;我的研究方向是棉花。&rdo;
&ldo;棉花?&rdo;
&ldo;《日本如何對抗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朝貢貿易體制‐‐&ldo;19世紀分歧論&rdo;與&ldo;中國中心論&rdo;》。&rdo;姜世欽用中文說,&ldo;他的研究課題。&rdo;
左佑佑懂了:&ldo;透過商品棉花作為切入點,類似於姜世欽的砂糖?&rdo;
提起&ldo;砂糖&rdo;兩個字,姜世欽的臉黑了。
海川君說:&ldo;因為對於日本來說,棉布不僅作為衣料、農作物,還作為槍炮的藥捻,是重要是戰略物資,但日本的棉花全部從朝鮮和中國進口。因此,能夠實現棉布的自給,對日本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rdo;
&ldo;我的家族,早年就在仁川,與朝鮮和中國做棉花生意。&rdo;他說,&ldo;從家裡的信件時間來看,海川亮與柏傑生的交往就是在仁川港開始的。&rdo;
&ldo;……不會是山東幫搶奪仁川-漢城的絲綢之路那時候吧?&rdo;
&ldo;就是那時候。山東幫搶佔了仁川-漢城的運輸通道,所以海川亮的貨沒辦法從仁川港走。當時萬泰和號打通了香港到天津的直達航線,他付費給萬泰和號,從這條航線將貨物運走。&rdo;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