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2/2 頁)
的名字,她可能都要頭暈。
正暗自慶幸的時候,會議已經開始了。
古籍館的古籍修復組組長正在發言:
&ldo;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宋板玉篇》《佩觽》《宋板春秋經傳集解》《孟子音義》《宋板班馬字類》幾部書的修復……但是,由於《事文類聚翰墨全書》體量較大,多冊情況不容樂觀。&rdo;
等等,這麼多書名?
左佑佑傻了眼。
她環顧四周,大家都在很懂地點頭,只有自己一臉懵逼。
左佑佑再次扎心了。
微信響了。左佑佑低頭開啟手機,柏辛樹把剛剛提到的書名都發了過來。
左佑佑如獲至寶,迅速複製貼上,會議記錄勉勉強強磕磕絆絆地繼續下去。
修復組組長繼續說:&ldo;……修復前書葉表面褶皺不平,究其原因,是前人修補時將襯紙整體當做修補蟲蛀的補紙,將書葉與襯紙透過蟲蛀處的糨糊黏合了起來。由於施漿處與未施漿處紙張力不同,導致書葉表面大量褶皺。&rdo;
左佑佑聽得頭大,然後就聽見組長說:&ldo;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褶皺是前人留下的修補印記,也是《事文類聚翰墨全書》曾被修復過的歷史實證,所以,《事文類聚翰墨全書》究竟要不要整改?這個問題需要與參會的同仁共同討論。&rdo;
換句話說就是,雖然古人修補《事文類聚翰墨全書》沒弄好,但這份失誤的修補本身也是珍貴的文化遺蹟,所以古籍館拿不定主意,請了許多專家過來討論要不要重新修補。
然後,會議室裡爭論了起來。
這些人競相輸出意見,苦了左佑佑,在鍵盤上十指如飛,指尖都差點沒冒火。
總結起來,無外乎就是兩方意見。
一方認為,這種修復痕跡畢竟是文物資料,前人留下的操作痕跡也是歷史的一部分,應該作為檔案資料而儲存下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