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章:一群見風使舵的‘忠臣良將(第1/2 頁)
057章:一群見風使舵的‘忠臣良將’,崇禎暴怒!通通該殺之!
一連數十日,大順與大明,關於北京之戰的的訊息便傳遍了整個北方各個省。
對於大明能夠在北京城下擊潰闖賊李自成,這件事無疑是十分讓人感到吃驚。
畢竟大順軍勢如破竹,而大明軍力江河日下,就算能夠幸運守住了北京,也沒有理由贏的那麼簡單。
因此在得知明軍大勝之後,各地原本歸降大順軍的大明兵鎮調轉頭紛紛高舉大明旗幟,一個個表示自己乃是大明的忠臣良將,之前只是委身於賊,忍辱負重……
尤其以大同守將姜瓖為主。
這個姜瓖也算是老將門了,姜家世代皆為明將,其長兄姜讓是陝西榆林總兵,其弟姜瑄為山西陽和副總兵。
闖賊打榆林時,姜讓便已經先一步投降於大順,而後來攻略山西之時,姜瑄倒是殉國了,而姜瓖就直接選擇了叛投。
如今李自成敗亡,姜瓖也是毫不猶豫的痛打落水狗,和早先一步投降在這兩次麾下的兄長姜讓一起忽然生變,斬殺大順軍大將張天琳後,以王輔臣為先鋒,對李自成部窮追猛打,步步蠶食。
共計斬殺李自成部將二十七人,斬首士卒四千餘人,俘虜萬人。
而李自成部將之中,左光先、宋企郊等也反正。
經略河南等地的劉芳亮得知李自成敗亡後,欲率軍馳援,結果迎面撞了剛追擊無果的伏波營,一番交手之後,順軍劉芳亮部潰逃。
整個北方都因大順的潰敗而變得風雲變幻了起來,在民間,對於洪武皇帝、永樂皇帝和嘉靖皇帝的復生,且帶著天兵天將前來馳援崇禎皇帝的訊息傳得越發濃郁。
尤其崇禎皇帝竟然頭一遭減免賦稅,這一點更是讓老百姓確定了這一點。
聽說那崇禎帝還挨洪武帝的一鞭子呢……
還是洪武皇帝素愛民啊……
一些未曾被裹挾反叛,還在苦苦支撐的百姓如此在心中所想。
而如今的北京城中,已集結了兵馬將近二十萬之多。
洪武朝與嘉靖朝尚有六萬精銳駐紮,此乃這二十萬大軍中的巔峰。
除此之外,還有原本崇禎朝的十二團營,兵馬約兩萬餘。
天津巡撫馮馬颺,天津總兵婁光先率領北直隸兵馬約三萬餘,救駕‘來遲’!
而姜瓖則是親自率領大同守軍萬餘人趕來,與王輔臣同行,來向崇禎皇帝請罪,軍隊同樣駐紮在北京周邊。
而其餘五萬眾裡,三萬是來自河南、山東的救駕兵,開封總兵王之剛、柳溝總兵劉芳名、東昌總兵馬岱以及許定國等,其餘兩萬,則是來自於順軍降卒。
江北四鎮以及史可法倒是未曾帶領過多兵馬,僅僅是每人攜千餘人,共四千人北救駕。
一時之間,北京城的兵峰到達了極點。
不過伴隨救駕的兵馬越來越多,朱由檢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畢竟那闖賊逼近北京城之時,這些‘忠臣良將’就都跑得沒影。
自己這邊先祖護佑,一戰挫敗了闖賊之後,這麼些所謂的‘忠臣良將’就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一晚就掘地而起。
為此,朱由檢實在感到憤慨萬分。
而朱厚熜卻表現得穩如泰山。
這十幾天,他一直坐鎮崇禎朝,並未離開過,嘉靖朝有王陽明給打理著,放一百個心。
朱厚熜坐在京師的蒲團之,望著朱由檢遞過來的一大串名單,朱厚熜目光變得略有寒意。
這些所謂要救駕的將領們,在歷史,大部分都投降了滿清賬下,為滿清效力。
如劉芳名、許定國、王之剛、王輔臣等將領,當然,他們又降了,接著又叛了,反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