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對話(第1/2 頁)
葉明昊心中暗自高興。
他鋪墊了那麼多,等的就是這句話。
“富洲縣有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一千三百餘人,其中副處級以上領導47人。外來幹部不到5%,絕大部分領導幹部都是本地成長起來的,多年來形成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據小道傳言,全縣有21個家族擁有五名副科級以上幹部,另外還有一些家族擁有兩到四名副科級以上幹部。”
“這些家族,相互交織,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關係網、利益網,不少在行業內或者系統內繁殖,特別是近年來這些家族子弟逐步向核心部門、關鍵部門聚集,比如縣紀委、組織部,縣委辦等等。”
“從富洲縣來看,這些家族形成的原因,一是家庭環境的優勢,幹部家庭條件較好,受到的教育更好,又受父母長輩耳濡目染,進入體制內的機會更大。二是一些幹部子女學習成績不好,就找關係入伍,鍛鍊幾年再轉業回來進入體制。三是這些家族形成熟人圈、利益圈,相互照應,心照不宣。四是家族長輩的刻意培養。”
“比如馬前輝副縣長,據我所知,他的夫人是縣婦聯副主席,大女兒是縣電視臺副臺長,大女婿是東湖鎮書記,一個侄子是縣供電局的副局長,一個外甥是信用社理事長。”
“這些家族,就像一株株葡萄,藤蔓順著架子不斷攀爬,覆蓋的面積越來越寬,享受到的陽光和養分也越來越多。”
“而普通人家子弟,既沒有現成的架子,又得不到那麼多的陽光雨露,生長自然要慢些。”
“應該說,富洲縣是榮光市的一個縮影。”
丁元一眉頭時不時輕皺,認真地聽著葉明昊侃侃而談,隨即問道:“那你認為,這種狀況,有何利弊?”
石為民也笑吟吟地看著葉明昊,眼中充滿了欣賞,這個關門弟子善於觀察和動腦筋,不枉費他的一片苦心。
葉明昊稍一思索,道:“有利之處在於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效率,形成和諧穩定的氛圍。至於不利之處,一是利益網的形成,容易相互掣肘,若沒有強有力的人將這些關係網糅合在一起,那麼再好的政策、措施,都難以執行下去。二是對普通家庭子女來說不公平。三是各種關係、利益交織,形成一潭死水,很難搞活。”
丁元一點了點頭,追問:“那你覺得應該如何改變?”
葉明昊苦笑了一下說:“這可不容易呀!我認為,短期來說,關鍵是選好縣主要領導。長期來說,還是要加大幹部交流輪崗,透過公招、選調等方式,選拔培養年輕幹部,補充新鮮血液。”
石為民語氣沉重道:“富洲縣的情況,恐怕放在很多省市的基層,都存在。這是華夏千年來形成的文化土壤,要想改變,需要長期的努力。明昊你既然看清了這些問題,那麼更是要守住初心,激流勇上,紮根基層,做出成績,將來才有機會去改變這些。”
丁元一想了一下,道:“現在富洲縣長空缺,你覺得怎麼安排合適?”
“師叔,我才當了幾個月的縣長秘書……”
“呵呵,沒事!我現在對榮光市、富洲縣的情況兩眼一抹黑,你隨便說,我隨便聽。”
“既然這樣,那我就說幾句酒話吧。現在富洲縣,大家都盯著縣長一職,目前呼聲最高的是縣委副書記範明博、常務副縣長馬前輝。馬縣長的靠山是市長田文邦,他曾擔任過田市長的秘書,而範書記是人大副主任吳太坪的女婿。相比之下,很多人都覺得馬縣長贏面更大,畢竟有市長支撐。而吳主任為人耿直,眼睛裡揉不得沙子,之前擔任過市委常委、副市長,轉任市人大副主任以後,經常對市裡面的工作進行批評、指點,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有人給他取了個外號叫‘不太平’。”
“不過,在我看來,馬縣長不太適合擔任縣長一職。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