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降低鹽稅(第1/2 頁)
吳印負責的醫藥監管司已成立了幾年,醫藥監管司的試行工作非常完善。吳印多次提交申請,希望內閣商議,設立醫部。之前國庫缺錢,趕上大災,學部的支出導致巨大虧空,醫部的事始終壓著不議。其實設立醫部早成了共識,不存在設立不設立,只商議什麼時候設立。很快,內閣下達政令:設立醫部。醫部尚書吳印,醫部侍郎柳華和辛夷。於全國各省各路建立醫藥監管司,主官醫藥監,正五品,次官醫藥副監,從五品。每座城市需建造至少一個大型醫館,各個鄉鎮也要有國家管理運營的小型醫館。醫館的收費按照各地的醫藥價格明碼標價,百姓但凡有疑問,可以到醫藥監管司投訴。對醫藥監管司的解決不滿意,直接去監察司控告。醫藥監管司每年對當地中藥材進行調查定價,以榜文形式公佈。除了公立醫館,私人醫館的藥價也不許高於醫藥監管司的定價。醫藥監管司有權對本省所有有關醫藥的行業進行監管和處罰。大宋境內從醫者,必須透過醫藥監管司的考核,獲得行醫資格證方可行醫。無證行醫違法。無證行醫治死了人,按照殺人罪懲處。朝廷撥款,於各省各路設立中醫藥學院,培訓醫生藥師。畢業後的醫生藥師直接獲得行醫資格證,不需要考核。進入醫學院不要求一定有醫學知識,只要立志行醫全都歡迎。但必須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完成了學部要求的基礎學業,透過統一考試,進入醫學院從頭學習。 醫學院與學堂大不相同。學堂中,一張書桌,幾本教材,筆墨紙硯,一間遮風擋雨的教室,便足以傳授知識。醫學院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物資消耗,其中不乏珍貴的中草藥,花銷可謂巨大。經過戶部估算,建立醫部各衙門,建造醫學院,建造公立醫館,花費至少六百萬兩。錢不禁花。國庫盈餘的九百萬兩,轉眼間剩下了三百萬兩。趙盞不覺得心疼,醫部的設立,是國家必須給百姓的保障。規範大宋的中醫藥行業,對醫生的能力進行劃分,採取行醫資格考核制度。杜絕了亂行醫亂用藥的頑疾,保證百姓不會因為胡亂醫治而死於非命。為藥材設定最高價,降低治病的費用。培養專業的醫生,進一步保證百姓身體健康。相比這些,六百萬兩白銀算什麼? 緊接著內閣下達政令,於各省各路建立教師學院。教師學院和中醫藥學院的學生吃喝住宿全部免費。畢業後,發放教師和醫生資格證,並且分配到公立學館和公立醫館中工作。就是說,只要考入了教師學院和中醫藥學院,不需要家中出一文錢,畢業後拿到鐵飯碗,此生無憂。何況,成為教師和醫生,受人尊敬,能一舉扭轉身份地位。政令一出,舉國歡騰。各地公立學校的報名人數激增,許多從前猶豫的家庭都急匆匆的送孩子上學。學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當然,公立教師學院和中醫藥學院的招生人數有限制,不可能誰想進就進。擇優錄取,歷來都是選擇學生的標準。大多數學生最終的結局依然是學會認字算數,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罷了。只要百姓能認字,會算數,減少文盲比例,朝廷的目的也達到了。 教師學院又花費了二百萬兩,趙盞手裡只剩下了一百萬兩。醫部和學部的支出,今後只有兩個學院和私塾的花費,並沒太多銀子。私塾學校是國家的福利,沒有收入。公立醫館為百姓治病收費不高,可也不免費。公立醫館的收入說不定可以抵消各省各路的中醫藥學院的花費,形成內部的良性迴圈。大宋向著好的方向邁進,今年的國庫收入高達四千一百萬兩,明年遠洋船隊就回來了。不出意外,明年的收入一定會高於四千萬兩。雖然趙盞有了教訓,仍不免要思考未來的道路。 今年盈餘九百萬兩,明年差不多也是這個數,或許會更多。明年該怎麼花?國庫留下那麼多錢做什麼?將錢轉變成國力,才有價值。趙盞早有了計劃,反正遲早要做,不如現在就做。以眼下大宋的財政,哪怕沒有了金國的貿易,出現不太大的災情,國庫也有能力應對。隨即,趙盞提出降低鹽稅,減鹽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