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那些你不知道的夏日寶藏零食 > 第116章 未命名草稿

第116章 未命名草稿(第2/3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家族修仙從鎮族神劍開始修仙問道之初入仙途長生從靈畫師開始回舞九天萬古鎮天修真雙雄地球源起:玄幻古史穿越了,靠賣靈藥變強乾心論道靈骨仙緣仙淵破天異世帝尊是神偷古代仙俠楚逸塵散人遊俠,有花有酒應自樂終道仙逍驍武道系統:逆天成神星雲:少年遊俠客長生修仙:老夫以苟證道仙途逆世之仙界傳奇

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為何朱元璋竟說它“以寬失天下”

可可之聲

檢視更多

相關星圖

元朝君主

共11個詞條

58.1萬閱讀

孛兒只斤·忽必烈

元世祖

孛兒只斤·鐵穆耳

元成宗

孛兒只斤·海山

元武宗

檢視更多

元朝帝王年號

共16個詞條

4.5萬閱讀

中統

1260年—1264年

至元

1264年—1294年

元貞

1295年—1297年

檢視更多

元朝出現的主要的制度

共3個詞條

1.3萬閱讀

行省制

行省制是13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於元朝,明清兩朝得到發展,最終影響了現代中國的行政體制。忽必烈建元朝後,正式在朝廷設定中書省總領全國政務,時稱“都省”。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省、江西、湖廣。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裡”,由中書省直轄。

四等人制

“四等人制”,是元朝統治者為維護對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所建立的制度,蒙古人作為統治民族列為第一等級。其次根據所征服地區民族的時序,又依次分為色目人、漢人、南人三個等級。並認為四等人的政治待遇有所區別,在任職、科舉、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四等人制”一詞最早是由民國學者屠寄在《蒙兀兒史記》中提出的,屠寄曾是清朝官員為清朝寫史。雖然學術界迄今並沒有發現元代實行過四等人制的法令,但這種劃分卻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規定中。漢人和南人如當兵則不許充宿衛,如當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貳。僅有如呂文煥、史天澤、賀惟一等個別漢人高官。從元朝的一些政令和律令看,蒙古人在法律上享有特權,而漢人和南人在法律上、科舉上其實根本沒有區別,漢人可能在選任、提拔某些地方官員時,獲得信任相對較多,會比南人有一些微弱的優勢。

元朝政治制度

元朝與蒙古帝國的皇位繼承異於中國曆代朝代,採取庫力臺大會推舉的制度,由王室貴族公推大家的領袖。而元朝皇帝也是兼任蒙古帝國的可汗,由於元世祖的汗位沒有經過庫力臺大會的認可,使得四大汗國紛紛不奉正朔,直到元成宗方恢復宗主關係。

檢視更多

元朝的五言詩

共262個詞條

3009閱讀

題蘇武牧羊圖

《題蘇武牧羊圖》是元末詩人楊維楨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為點題之筆,由影象麒麟閣而追述蘇武忠貞品格;中間兩聯選取了極富代表性的細節,體現蘇武不畏艱難而始終心向漢室的精神;尾聯則以李陵泣別作為反襯,更見出蘇武人格的崇高。詩人在這首題畫詩中,熱烈歌頌了蘇武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崇高民族氣節,悲壯深沉,慷慨激越。

歸舟

《歸舟》是元代詩人揭傒斯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首聯寫春回大地而詩人在風雨中獨自歸鄉;頷聯寫舟行之快,大船順流而下;頸聯寫兩岸景色和人文習俗;尾聯寫水上波浪爭著上下起伏,路途的艱難;自然界行路的艱難,更抒世事艱難、官場險惡;此詩抒發了詩人歸途中得到的感慨。全詩流暢沖和,天然渾成。

東陽道中

《東陽道中》是元代詩人黃鎮成創作的一首五言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高能學霸[系統]且以情深共白頭[快穿]夫人是京城一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