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準備戰鬥(第1/3 頁)
五日後,三人便相約來到縣守府報名從軍。
毫無意外,三人如願以償的被徵收進了軍營裡。
經過一年統一的訓練後,三人就被分到了與靖國接壤的邊關——平天關!
三人聽到這個訊息後也是報以苦笑,一時間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應該說倒黴。
要知道胥國與靖國不知道為什麼,從古至今就大為不和,可以說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兩國的邊境也因此常常衝突不斷。
戰爭多就意味著功勞多,相反,戰爭多也意味著危險多。
不過既然分到了那裡,那也就只能接受,畢竟這不是他們三人能改變的。
然而到了平天關後三人才發現這裡的情況遠比想象中的還要糟糕。
他們三人來到平天關後僅僅兩個多月,與靖國的大小衝突就多達六次。
戰場小到幾百人,大到幾千人。
而向天呢憑藉著自己的一些小聰明,再加上三人的武藝也還算可以,在一次隨隊執行任務中深受千夫長的喜愛。
所以到平天關僅僅半年的時間,向天就被千夫長跨過了隊長,破格提升為了百夫長,這個訊息可把三人高興壞了。
要知道:
百人為戶為百夫長。
千人為陣為千夫長。
萬人為團為校尉。
十萬為軍為一軍主將。
這一下就是成了指揮百人的百夫長,三人哪能不高興?
而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向天等人的表現也確實沒有讓千夫長失望。
不僅在訓練中非常刻苦,而且在戰場上也屢屢立功。
短短半年的時間裡,三人便成了千夫長的親信,地位當然也是水漲船高。
就這樣,又過了半年。
也就是來到平天關一年後,
胥國朝廷突然下令大軍出兵靖國上東洲,向天所在的平天關左軍十萬加上中央軍五十萬,共計六十萬大軍。
而這種規模的戰爭,就連他們的千夫長也從來沒見過。
這也應該是胥、靖兩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國戰了。
六十萬大軍出征,光隊伍就拉了快十里長了,大軍急行軍一路西進,想著打靖國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就在大軍行至靖地函谷時,意外卻出現了。
靖國對胥國的這次偷襲似乎早有準備,整個函谷都埋伏著靖國大軍。
胥國瞬間就被打的不知所措。
由於軍隊戰線拉的太長,上級命令無法快速下達,是戰是退還是繼續前進,士兵渾然不知,一片茫然。
一時間整個胥國亂做一團,函谷內也哀嚎四起,死傷無數。
不過胥國軍中低階將領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上面遲遲沒有命令,那就各自為戰,原地防守,等待上面的命令。
可靖國這邊的準備實在是太充足了,不僅近處圓石滾木、箭矢滿天飛,甚至遠處還有無數的拋石機在攻擊。
這讓胥國將士是苦不堪言。
不過好在是堅持了沒多久上面的命令就下來了。
不出意外,全軍快速回撤,突圍出去。
可進來容易,想要再出去——就難了。
當胥國大軍撤到函谷谷口時發現早已被靖軍放滿了拒馬,少說都有幾十上百個,而且拒馬上面還佈滿了尖刺。
這瞬間讓胥國傻眼了。
不過胥軍也僅僅愣了片刻,隨後不再猶豫,也不敢猶豫,當即下令,就是用人堆也得把拒馬挪開,給大軍騰出一條路來,不然全軍都得交代在這裡。
這場戰鬥整整持續了一天一夜,最終胥國大軍還是突圍了出去,但是傷亡是不計其數,初步估計恐怕要以十萬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