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威脅(第1/2 頁)
凡人的發展一開始逐水而居,有了井水之後才開始在遠離河水的地方定居。然後隨著科技發展,水利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土地可以居住和耕種。
然後就是交通的變化,馬車讓人類可以去往更加遙遠的地方。接下來就是驛站,驛站和交通工具的發展讓人走的更遠,就能開發更多的土地。
宇宙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一開始人類只能生活在星球上,但只要交通和驛站給力,進入宇宙也完全沒有問題。
就算是沙漠裡,也有一個個綠洲進行補給,人類就可以徒步穿過沙漠。只有那些完全沒有補給的地方,才會被稱為死亡沙海,是人類的禁區。
不過就算是禁區,只要帶足了補給,也一樣可以穿過。
莊子就說人是無法逍遙的,因為人準備多少乾糧走多少的路,無法超脫補給的範圍。
人類確實是無法超脫補給範圍,但人類的發展不就是不斷擴大補給點麼?這點也是大航海和鄭和下西洋是最為明顯的差異。
大航海時代,很多船員都生了敗血症。而鄭和下西洋,從一個補給點到達另一個補給點,根本不慌。
原因就是鄭和下西洋走的路線從漢武帝時代就逐步開發了,沿路的補給點都已經很完善了。
而大航海時代開發的是新航線,補給點基本沒有,所以一旦補給用盡就會生病死亡。到後來補給點越來越多,敗血症也就消失了。
所以現在聯盟就要在領土內大修基建,特別是補給點,能修多少就修多少,只有有了足夠的補給,各個文明才能聯絡在一起,才能加強交流,互通有無。
修建驛站也是改造宇宙,因為遇到危險可以找驛站,基本就算是安全了。
“只要驛站足夠多,騎著腳踏車都能漫遊宇宙。”林茹之表示聯盟做的很對,沒有戀戰,而是打出威風之後,立刻投入了生產。
“騎著腳踏車漫遊宇宙?這得花多少時間?就算是到月球,都要騎好幾年。更不要說去往其他星球了,幾百年,幾千年都不夠。”陸小雪覺得騎自行漫遊宇宙未免太奇葩了。
“毫無意義。”警幻仙子也說道。
“如果真的有人可以幾千年、幾萬年騎著腳踏車漫遊宇宙,能做成功就有意義,肯定會獲得很多感悟。同時也可以創造很多附加產物,比如商品的品牌,或者成為故事題材……”“不要說騎腳踏車了,就算是步行也是可以的。用自己的雙腿花上無數年去丈量宇宙,這也是一種浪漫。”林茹之說道。
用雙腿丈量宇宙,大家表示這都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
“總之驛站越多,就越是能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林茹之很確定。
沒有驛站補給,光是準備乾糧就需要好幾天。想一下平時大家做飯都是做一頓,最多也就是一天的數量。可如果是要出遠門,就需要做好幾天的食物,光是準備食材做飯都需要兩三天時間。哪裡能說走就走?
但如果驛站很多,那麼一鎖門,不管是騎腳踏車,還是開車,就可以出發了。上了高速,進伺服器吃飯,吃了飯繼續出發。最多就是收拾一些衣物,花不了幾分鐘。真的是說走就走,這就是驛站的進步。
聯盟的建設得到了林茹之的高度認可,就等著他們把基建都做完,到時候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當然不至於騎腳踏車,但肯定是開著飛船,慢慢悠悠地欣賞宇宙的風土人情。
眼下收割者終於偃旗息鼓,躲藏起來,聯盟閃亮登場。同時其他倖存的高階文明也開始冒頭,進入宇宙深處。
當然收割者還是會收割的,只是躲起來,不敢那麼高調了。
羅雲飛也很無奈,收割者躲起來了,再找他們就費時費力了,目前他的情況不是很好,實在是沒有精力慢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