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課後作業(第1/5 頁)
“徐之,這幫軍漢既然對於之前的幾場戰鬥如此有興趣,你不妨就在我這裡開個講武堂給他們講講吧?”章楶給秦剛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講武堂?”秦剛略略想了一下,有點明白它的意思。
“無論從官品、從戰功,你都當得起這幫著軍漢們的夫子。所以也就讓他們別一個個地過來打擾了,直接立個講武堂,約定好了時間,一起過來,想問就問、想聽就聽!豈不方便?”
“妙也!那立這講堂之事,還得有勞老經略了!”秦剛確實覺得這個主意相當地不錯。
講武堂第一課開講之前,秦剛叫上了李綱,讓他與自己一起作好了一番準備:
既然要講課,那就不至於像之前聊天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地閒扯,總是需要擬出一個提綱,最好還能說出一個體系。
同時,聽課的多是粗人,他們的缺點是沒有什麼文化,但他們的優點卻是都曾在戰場上真刀實槍地打過仗。所以,給他們所講的理論,更需要貼近實際。
“各位將軍!今天是我們涇原講武堂正式開始的第一講,章老經略叫我來領講,我知道大家都是直漢子,也就不去搞那種虛頭八腦的客套話,盤算了一下,正好肚子裡有一點琢磨出來的東西,想和大夥兒交流交流。所以,也就不客氣地應承了下來。待會兒我在講的時候,你們有意見的直接提,有不同觀點的也儘管來問,千萬別客氣,當然我更不會客氣!好不好?”秦剛上來就作了幾句直爽坦誠的開場白,底下的人裡,有幾個已經拜訪過的人,此時都已自動地成為其擁躉,率先扯著嗓子大聲地叫起好來!引得其他人不由地側目而奇之。
當然,其他人更稀奇的是站在臺上的這位年輕得讓人難以相信的文官。他們大多會在心底暗暗地想:等你先吹,吹的要是有理咱再服氣,吹得不怎樣的話,那就怪不得我們來轟你了!
唯有坐在一旁想要認真聽聽這第一場講課的章楶老經略,卻是定定心心地捋著自己的白鬍子,反正他對於自己提拔的這位新晉後輩無比地放心,想想能夠真正鎮得住這西北的悍將武夫的人,除了自己以外,也就只能指望眼前臺上的秦剛了!
“本官剛來西北,就聽到了西賊於邊境之地揚言說:‘城裡是漢家,城外是蕃家’。何意?欺我大宋之馬騎不強,野戰不力。遇敵只能據城堅守,而城外之千里曠野悉數拱手相讓。所以這西賊往往四處遊擊,而我軍則疲於奔命,此為一怪也!”秦剛先是丟擲了西北邊境最顯著也是最以無奈的一個現實,並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問題,“吾想問,為何我們不能同樣以遊騎而反制於它?”。
“我軍戰馬不如西賊充沛!”立刻便有武將接話,“西賊可惡,其打草谷者往往一人雙騎,其間反覆換乘,我軍無法追趕!”
“我軍追趕者人數多否?”
“多!”
“有用否?”
“……”
“大家看出問題了吧?”秦剛此時呵呵一笑,“是一人一騎者追不上一人雙騎,而不是兩百人的我軍追不上一百人的敵軍。哪怕賊軍人數稀少,只要我們追不上,他們也就絕對地安全,對不對?”
這種全新的剖析,的確有點讓底下的武將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秦剛趁勢追擊提出一個假設:“大家都說自己這裡馬匹少,假如只有三百匹馬,你們如何配置?配兵三百?一百五?還是一百?”
其實這三個選擇便是一人一騎、一人兩騎與一人三騎的三種方案之選擇。
在以往,正是由於宋軍戰馬稀缺,導致騎兵不足,所以大家就陷入一個思維的誤區,越是戰馬不夠,越是捨不得給騎兵多配馬,最終變成了三百宋軍騎著三百匹馬,撐出了能有三百騎兵的一種假象。
結果一旦遇上了西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