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灘頭戰(第2/4 頁)
秦剛在推廣《新滄練兵歌》時,也不願大家過多奉迎褒揚他的才藝,便說此曲是別人所作,原名就是《大帥練兵歌》。而大家也根本不去管到底是誰所作的 ,只是覺得平時讓他們這些武人稱呼“秦修撰”這樣的文職頭銜挺彆扭的,而像“大帥”這樣的稱呼顯然會感覺更加有勁,於是,從顧大生開始,便都習慣叫秦剛為“大帥”了。
聽聞自己的大帥趕來,南岸這裡的宋軍立刻發出了一陣歡呼,士氣為之一振,同時也引起了對岸遼兵的注意。
隨即,秦剛一馬當先,先行趕到,後面先是數十名精幹的近衛兵緊緊地跟著,更遠方似乎還有著陸續趕來的騎兵人馬。
“現在是什麼情況?”秦剛沒有多廢話,直接開口問道。
顧大生剛將眼前的大致情況說完,還沒等到秦剛開口,突然就看到東邊一陣塵土,派去那個方向的斥候轉眼便衝了過來,到了跟前,一看秦剛也在,立刻翻身下馬,氣喘吁吁地稟報:“稟報秦大帥、稟報顧大將,遼人在東面十五里地開始渡船過河,目測人數至少在一百人以上,而且都是騎兵!”
現場氣氛立即緊張了起來,而這恰恰就是顧大生之前最擔心的事情。
秦剛立即追問:“他們可曾有備馬?”
“馬匹過河相當地麻煩,屬下看得很清楚,這些遼人都沒有備馬。”
“那現在還算好,,”秦剛點點頭後,轉而對顧大生道,“遼人騎兵沒有備馬,現在就算是他們渡過了河,往我們這裡的十五里地,必不敢浪費馬力快速趕過來。而且他們渡河之後想要攻擊的目標,必然是我們這裡的船上物資。所以現在,我們就在這裡等待他們過來,還有來得及部署防禦的時間。”
“請秦大帥下令!”秦剛既然來到,顧大生立即將手中的指揮權交出來。
秦剛在滄州出發前,已經向流求過來的使者問清了這一船的物資情況。此時便立即吩咐:優先卸下船上的五門小型臼炮以及配置的火藥炮彈,之後便是轟天雷與一門標準的臼炮,而糧食則放在最後搬運。
而被顧大生從小南河寨調來的滄州步兵,則開始在面向東側的合適位置製作放置拒馬,同時按照操練的要求,分別進行長槍兵、弓弩手以及刀盾兵的防禦陣形的佈置。
待得船上的幾門小型臼炮搬下來時,秦剛一看便知道,這種所謂小型臼炮,實際更準確的講應該就是後世流行一時的虎蹲炮。
火器院在臼炮試驗成功後,總是不滿意它又重又大的體積,但是又要確保火炮射擊時的炮管安全不炸膛,便不斷在炮管長度、炮管壁厚與火藥量、彈重量這四個要素上反覆地進行平衡嘗試。最終拿出了這麼一款,炮管長兩尺多,炮口兩寸有餘的小型臼炮,並且放棄了單枚的大鐵丸,而是用綢布緊緊包裹起一批小鐵丸來替代。
這樣,相對較少火藥量便可以讓這樣的炮彈射出足夠的距離。
雖然由於這種炮的炮管較短,射擊後的精確度降低,但是由於綢布在出膛的一瞬間便就融化,整包的小鐵丸便會在出膛之後呈扇面狀散開,可以覆蓋到極大的射擊範圍。
雖然這種小型臼炮的攻擊距離要比神臂弓短,但是應用霰彈之後,它在對付眼下兩軍作戰時常常採用的密集隊形卻能產生極強的殺傷力。
秦剛聞聽了大致的介紹之後點點頭,便安排流求過來的火炮教官在此戰中親自實戰操作。只見他們分成了四人一組,一共二十人,這五門原始的虎蹲炮部署在第一排長槍兵的正前方兩步的距離上。
而後面,由於早知道會有轟天雷的配備,新滄軍的所有士兵都有過擲彈訓練,而這次便可以安排他們進行首次實戰操練。除了從現場士兵中精選了二十多名臂力出眾計程車兵,還專門配備了經驗豐富的流求教官負責督促並檢查他們在投擲前的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